车子爆晒9年后,才知道汽车放太阳底下暴晒到底行不行,都是经验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在车轮上滚打了十来年的老司机。今天咱们不聊什么高大上的黑科技,也不谈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表,就聊点接地气的——你的爱车,能不能天天在太阳底下“蒸桑拿”?我知道,很多刚买车的朋友,尤其是住在老小区的,心里都有个疙瘩:这车停在露天,大太阳一晒就是一整天,会不会把车给晒“废”了?漆面会不会褪色?内饰会不会开裂?橡胶件会不会老化?网上各种说法吵得不可开交,搞得人心惶惶。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暴晒专业户”的身份,跟大伙儿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话题。我自己的车,最长的一辆在太阳底下“裸奔”了整整9年,最短的也晒了3年,手上还有两辆二手车,一个晒了一年,一个快四年了。这12年的“日光浴”经历,让我彻底明白了,车子能不能晒,关键不在太阳,而在你自己!
车漆,真的会被晒坏吗? 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太阳底下,紫外线那叫一个猛,塑料脸盆晒两年都发脆,更别说车漆了。理论上,这伤害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实际情况呢?我那辆晒了9年的“老伙计”,车漆虽然不能说锃光瓦亮,但老化速度出奇地慢。反倒是第一辆车,只晒了三年就卖了,车漆状态反而更差。这事儿就奇了怪了,难道晒得越久,车漆越抗造?当然不是!问题的根源,出在了我的“停车策略”上。 最开始,我图省事,把车停在树底下,想着有树荫遮着,总比暴晒强吧?结果呢,树叶、鸟粪、树胶,三天两头往车上招呼。这些东西,尤其是鸟粪和树胶,酸性很强,对车漆的腐蚀性远超紫外线。久而久之,车漆被“点”得斑斑驳驳,提前发黄老化,这伤害是“点对点”的精准打击。后来我学乖了,把车挪到太阳底下。心想这下总行了吧?又怕晒,赶紧买了个防紫外线车衣罩上。嘿,这下可好,我住在沿海,风大啊!车衣被风吹得“啪啪”地抽打车身,上面沾的灰尘、沙粒就像砂纸一样,在车漆上反复摩擦。下雨天更糟,车衣湿了黏在车上,一吹一贴,一贴一吹,简直就是给车漆做“负护理”。所以你看,真正把车漆搞坏的,往往不是太阳,而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保护”。 那正确的姿势是什么?很简单,勤洗车,常打蜡。 保持车漆干净,定期做漆面护理,让它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比任何车衣都管用。至于加油站那种免费的自动洗车机?能免则免,那刷子又脏又硬,洗一次等于让车漆“毁容”一次,长期下来,车漆肯定暗淡无光。
橡胶件,一晒就脆?关键看你怎么用! 发动机皮带、轮胎这些橡胶部件,确实怕晒,长时间暴晒会加速老化。但这有个前提——车得是“死”的。我第一辆车,头三年开得少,经常一停就是半个月,结果发动机皮带和四条轮胎都老化变形,不得不提前更换。换了新件之后,我没换停车地方,但改变了用车习惯,开始天天开车上下班。结果你猜怎么着?这车又活蹦乱跳地跑了六年,直到我卖掉,橡胶件都没出过大问题。这里面的门道,就在于“运动”。 橡胶这东西,就跟人一样,需要“活动筋骨”。轮胎在滚动时不断挤压变形,皮带在运转中持续拉伸,这个过程就像给它们做“按摩”,能让内部的分子保持活力,延缓老化。所以,与其担心太阳晒坏橡胶,不如担心自己把车“晒死了”——也就是长时间停放不用。 一辆车,哪怕停在阴凉的地下车库,如果半年不动,轮胎照样会老化变形,甚至出现“平斑”。与其纠结停车环境,不如养成常开车的好习惯。
至于中控台、内饰板这些,会被晒“脱皮”吗? 我那辆晒了9年的车,内饰确实有老化,但没到开裂脱皮的地步。我领导那辆老别克,晒了十五年,中控是开胶了,但那更多是年久失修加上频繁使用导致的,一拆开重新粘一下就好了。说白了,一辆家用车,能开到15年还天天暴晒的,本身就凤毛麟角。 在车子报废之前,内饰被晒坏的概率,远低于被熊孩子划坏、被宠物挠坏的概率。与其担心太阳,不如担心自己和家人的使用习惯。
聊了这么多,结论其实就一句话:车子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短期内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决定车子“抗晒”能力的,是车主的用车习惯。 你经常洗车打蜡,车漆就扛造;你天天开车,橡胶件就耐用;你爱惜内饰,它自然能陪你走得更远。太阳,它只是个“催化剂”,放大你好的或坏的习惯。那些整天担心车子被晒坏的朋友,与其花大价钱买个车衣,不如把洗车打蜡当成日常。毕竟,一辆车,开坏的永远比放坏的少。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爱车,是“开坏”的,还是“放坏”的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