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Z降价救市,或陷价格战困局

林肯Z官降6.6万元,限时一口价16.98万元起——这个数字刚出来时,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看错了?一个挂着星辉车标的二线豪华轿车,价格直接干到了帕萨特、迈腾的区间,甚至比某些高配合资B级车还便宜。这不是降价,这是“自降身价”式的救市信号。更耐人寻味的是,这背后不是清库存的短期促销,而是林肯在中国市场一次明确的“以价换量”战略转向。当豪华品牌开始打价格战,我们该为低价欢呼,还是为品牌价值的稀释担忧?

一、从“精装蒙迪欧”到“帕萨特平替”:林肯Z的尴尬身份

我第一次试驾林肯Z是在去年冬天。坐进驾驶舱那一刻,确实被它的内饰氛围打动了:27英寸贯穿屏在当时算得上“越级配置”,氛围灯带从主驾一直延伸到副驾,启动时还有迎宾动画。但当我伸手去摸中控台的软包材质,再对比同价位的凯迪拉克CT5或沃尔沃S60,那种“豪华感”的差距就悄悄浮现了——塑料感略重,缝线工艺也不够细腻。

后来我知道了,林肯Z和福特蒙迪欧,确实是一对“亲兄弟”,同出福特C2平台。前悬架都是麦弗逊,后悬架都是多连杆,动力总成也共享2.0T+8AT的组合。区别在于,林肯Z调校更偏舒适,底盘滤震更柔和,转向手感更轻盈,适合城市通勤。但说到底,它骨子里还是那个蒙迪欧的底子。

所以坊间那句“精装蒙迪欧”,虽然刻薄,却并非空穴来风。如今官降之后,林肯Z的起售价比蒙迪欧顶配还低,这就更尴尬了:消费者会问,我为什么要多花几万买个“精装版”?

二、降价背后:销量压力与品牌困局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5年1-5月,林肯Z累计销量仅3325辆,月均665台。什么概念?同期凯迪拉克CT5卖了19362辆,沃尔沃S60也有9536辆。林肯Z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而整个林肯品牌在2025年前五个月的总销量是12729辆——还不如宝马3系或奥迪A6L单月销量高。这个数字背后,是品牌力的持续下滑。

我曾和一位林肯4S店的销售经理聊过。他说:“现在客户进店,第一句不是问‘林肯Z有什么优势’,而是‘你们能给多少优惠’。”传统“林肯之道”的服务优势,在价格面前显得苍白。客户更关心的是:我花20万,能不能买到值回票价的豪华感?

而林肯的困境,远不止一款车的问题。

三、电动化迟滞,智能科技失语

林肯Z降价救市,或陷价格战困局-有驾

在试驾林肯Z的过程中,我特意测试了它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车道居中功能在高速上表现尚可,但变道辅助反应偏慢,ACC跟车时的加减速也不够平顺。对比小鹏G6、蔚来ET5这些新势力车型,林肯的智驾系统像是“上个时代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林肯至今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平台车型。冒险家插混版反响平平,续航短、充电慢,技术上没有突破。而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的今天,林肯几乎失声。

我问那位销售:“你们有没有纯电林肯的计划?”他苦笑:“听说有,但至少还得等两年。”

反观凯迪拉克有锐歌,沃尔沃有EX90,就连捷豹路虎都在推纯电揽胜。林肯在电动化赛道上,已经掉队了。

四、品牌定位模糊:上不去,也下不来

林肯的尴尬,还在于它的品牌定位。

它想往上冲,但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品牌壁垒太坚固。30万买一辆林肯,很多人会觉得“不如加点钱上奥迪A6L”。它想往下走,又因为和福特共享平台,被质疑“豪华成色不足”。

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评论很扎心:“林肯就像一个穿着西装的打工仔,领带打得再正,也掩盖不了工装裤的痕迹。”

而新势力们是怎么做的?理想用“奶爸车”精准定位,蔚来靠“换电+服务”建立护城河,小鹏主打“智能驾驶”。它们都在讲一个清晰的故事,而林肯还在讲“美式豪华”——可什么是美式豪华?宽敞?安静?服务好?这些词太模糊了。

更致命的是,新势力用直营模式、用户社群、OTA升级,把车变成了“可进化的智能终端”。而林肯还在依赖传统4S店体系,用户买车后基本就失联了。

林肯Z降价救市,或陷价格战困局-有驾

五、横向对比:林肯Z vs 凯迪拉克CT5 vs 沃尔沃S60

我们拿三款二线豪华B级轿车对比一下:

项目 林肯Z(官降后) 凯迪拉克CT5 沃尔沃S60

起售价 16.98万元(限时) 28.97万元 29.69万元

动力系统 2.0T+8AT 2.0T+10AT 2.0T+8AT

智能驾驶 L2级,基础功能 Super Cruise(部分车型) Pilot Assist

内饰风格 大屏+氛围灯 美式肌肉感 北欧极简风

品牌标签 “美式舒适” “美式性能” “安全环保”

林肯Z的优势是价格和配置:27英寸大屏、ANC主动降噪、座椅加热都是标配。但CT5有更运动的底盘和更先进的Super Cruise系统;S60则有“道路标线防偏离”“飞行员辅助”等安全黑科技。

一位开了三年CT5的老车主告诉我:“我选CT5,就是图它操控好,高速稳,而且4S店经常有置换补贴。”

另一位S60车主说:“我是冲着‘沃尔沃=安全’买的,孩子坐在后排,我放心。”

林肯Z降价救市,或陷价格战困局-有驾

而林肯Z的车主呢?我采访了两位,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主要是价格合适,品牌也算豪华,就图个性价比。”

你看,消费者买林肯Z,不是因为爱它,而是因为“没得选”或“便宜”。

六、价格战能救林肯吗?

短期看,官降确实能刺激销量。16.98万的起售价,对很多预算卡在20万左右的消费者极具诱惑。尤其是那些想要“豪华品牌”标签,但又不想背负高溢价的人。

但长期看,价格战是一剂猛药,治标不治本。

当一个品牌频繁降价,消费者会形成“等等党”心理:“反正明年还会降,我再等等。”品牌价值被不断稀释,忠诚度越来越低。更可怕的是,一旦开始打价格战,就很难停下来。

我担心的是,林肯Z这一降,会引发凯迪拉克、沃尔沃跟进,最终演变成一场全行业的“价格消耗战”。受伤的不只是品牌,还有消费者对“豪华”的信任。

七、林肯的出路在哪?

我认为,林肯必须做三件事:

明确品牌标签:是“静谧舒适”?“美式豪华”?还是“高性价比”?必须选一个,然后all in。

林肯Z降价救市,或陷价格战困局-有驾

加速电动化:不能再等了。必须推出基于纯电平台的车型,搭载有竞争力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

重构用户关系:学新势力搞用户社群、OTA升级、直营模式,让用户从“买车”变成“加入一个品牌生态”。

否则,林肯Z的这次官降,只会是“用短期销量掩盖长期危机”的又一次无奈之举。

结语:豪华的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

林肯Z的官降,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豪华品牌在新时代的集体焦虑。

当加速性能、高阶智驾、沉浸式交互成为新一代消费者评判豪华的硬指标,林肯那套“大沙发+静音舱”的传统豪华逻辑,还能走多远?

我们当然欢迎更低的价格,但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品牌在变革中重生,而不是在价格战中沉沦。

各位车友,如果给你20万预算,你会选降价后的林肯Z,还是坚持B级合资车,或者直接冲新势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老铁们,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一个豪华品牌,到底该靠价格取胜,还是靠价值赢得尊重?

(暂无相关用户长期使用林肯Z的故障率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关于林肯下一代纯电车型的技术细节,官方尚未披露,暂无法评估。)

林肯Z降价救市,或陷价格战困局-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