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比亚迪这么牛,今年半年报都创纪录了,突然下调销量目标,是不是出啥事了?也有人不明觉厉,说是不是又在憋什么大招。咱们仔细捋捋,比亚迪这次下调90万辆的产销目标,到底是遭遇“天灾人祸”,还是看透风向主动躲坑,还是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到了新一轮江湖规矩,以前那种拼杀到底的“卷王”玩法,该翻篇了?
说到底,实现不了原来给自己立下的flag,到底怎么回事?上半年的销售已经接近290万辆,目标下调后全年460万辆,只要每月卖个40来万辆就能完成,压力比原来小太多了。核心原因其实很朴实——能力所及、量力而行。但凡有点企业理智的领头人,面对销量和利润的天平,都知道一个道理:一味冲量,注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咱们不妨设想下,如果比亚迪还按原来的计划,剩下四个月要卖出260多万辆,平均每月66万辆——什么概念?等于说让整个销售和制造一刻不停地开到极限,不出一点纰漏不犯一点错,然后祈祷所有市场对手都原地不动,还要祈祷大环境风平浪静。这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现实里,几乎是天方夜谭。自主品牌这两年围着10-15万级市场干仗,吉利、奇瑞、零跑、长城、广汽都虎视眈眈——你敢降价,我就敢卷配置,你刚给优惠,我就出新款。比亚迪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把所有客户一锅端了。
再说利润。比亚迪能容忍单车利润继续掉头往下,去换那个“年度销量第一”吗?能不能算算这笔账――你为冲销量搞“以价换量”,最后卖是一堆车,账本上却空落落的利润,甚至还得因产销规模变大导致库存、推广、渠道成本齐齐上升,到头来造福的是谁?是无数“薅羊毛”的消费者,还是市场上的同行?说白了,卷到极致,就是利润变成流水线上的灰,竞争对手顺着风捡漏,辛苦归自己,便宜归别人。到头来公司财报一亮,资本市场皱皱眉头,股票震一震,你这些立flag自high的行为,甚至会被当成管理层不成熟的新证据。
还有个“隐形炸弹”――汽车厂商的现金流。自从响应国家的“60天账期”,账期缩短导致上下游的付款加速,结果比亚迪每个月都要支付比去年翻倍的钱给供应商。以前无息用着账期的钱,现在基本只能靠借钱、发债兜底。万一资金链不顺,就成了金融危机的火苗,别说利润,到时候可能生存都艰难。这种时候,如果还是盲目扩表、硬冲产能,那可真不是“激进”,那是“作死”。
说到这里,又有人要问,比亚迪是不是怂了?是不是要被对手反超了?是不是光环要碎了?问题恰恰相反。中国新能源市场,江湖秩序已经变了。以前拼命降价拼死卷,能快速甩开对手,因为“肉多狼少”。现在肉没多多少,狼可是不少。你卷,同行也都在卷,最后拼出来的不是市场空间,而是拼成本、比规模、看谁扛得久。当利润被挤压到极限,拼的是谁更理智,谁能及时踩刹车。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根本没有停止增长。2023年国内销量还在上涨,海外增长更猛,前八个月出口暴涨134%,卖出去63万辆——这在中国汽车出口史上都算大新闻。怪不得市场一圈分析师看了比亚迪半年报都得在PPT里大吹牛皮,连对家特斯拉都要咂舌。真正的龙头企业,绝不会天天盯着一张幻灯片上的“盘中目标”,更要看到两年、三年,甚至五年的大局。
其实,比亚迪能主动落下这个“销量王”的头衔,背后是对行业、对企业价值的深刻反思和自信。什么时候中国车企不再把“谁最猛、谁最卷、谁最疯狂扩张”当作荣誉,什么时候这行才真的成熟。卷,不代表真的强;理性,才代表你能一直活下去。比亚迪的高手们明白一件事,汽车制造不是短跑冲刺,不是谁拼命往终点爬过去谁赢,而是马拉松——你得量力而行,保证体力、专注战略、修炼内功,最后站到终点的,反而是那些看似没有那么“奋不顾身”的家伙。
再看看比亚迪的产品线:高端车型卖得慢,利好口碑影响力,但短期难凑业绩;主流车型承压,必须与吉利、奇瑞们短兵相接拼价格。你说,今年下半年会不会有更多企业主动调低目标,踩刹车控风险?大概率。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多了太多变量,电池供应、原材料价格、宏观环境动荡,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少点浮躁,多点稳健,不急于求成,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市场有句话说: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来看,比亚迪要防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内部的盲目扩张、财务风险和管理浮躁。如果企业能把这“三大坑”提前看懂,该缩就缩、该谨慎就谨慎,用最踏实的业绩、最扎实的利润说话,不去太在意一时的风头,反而持续稳健。“不做内卷王,争做护城河。”这才是比亚迪下一阶段核心思路。
大家都觉得市场要变天了?市场天天都在变,本事硬才是真的。以前比亚迪靠着降价冲量,一样也拼出今天规模,靠管理和技术沉淀出竞争壁垒。现在敢于及时下调目标,不是认怂,是重整旗鼓。敢于承认行业本质变了,敢于追求利润优先,一样成就了企业长远竞争力。
写到最后,我就想问——我们到底愿意看到什么样的中国车企?是那种表面风光、自我感动,一年开两次盘,结果年终爆雷的“烈士”?还是那种沉得住气、不被流量和舆论牵着走,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在全球汽车舞台硬桥硬马站到C位的真正赢家?比亚迪这一次,“不卷了”,只是理性长跑、深谋远虑的开始。中国车企会卷起更多蝴蝶风暴,亦会走得更远。盲目扩张不是出路,利润安全才是王道。能放能收,才是真正看懂了周期和江湖的人。
市场,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告诉我们:“比谁跑得快已经过时了,比谁跑得稳,才是当下的胜负手。”比亚迪的决定,不是后退,是深谋远虑——放低身段,扎稳脚跟,才是制胜王道。你觉得呢?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