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

2025年1月比亚迪夏上市首月破万,这车到底凭啥让人抢着买?

最近刷朋友圈,好几个朋友都在晒比亚迪夏的提车照——要知道这车2025年1月8日才正式上市,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1万辆!我琢磨着,热度不亚于当年秦PLUS DM-i横空出世那会儿。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但问题也来了:24.98-30.98万的新能源MPV市场,夏的版本配置怎么选,哪些配置是智商税,哪些又是闭眼入?

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帮你把这钱花在刀刃上。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

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

说到比亚迪夏为啥能在1月上市首月就破万,咱得从技术底子聊起。这次夏全系搭载的第五代DM超级混动技术,可不是修修补补那小打小闹,而是比亚迪真金白银投入研发、推倒重来那硬核升级。

你要问技术到底牛在哪?

咱就拿数据说话。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最亮眼的指标是什么?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6.06。这个数字听着可能有点抽象,换个说法你就明白了——同样一箱油,第五代DM能比上一代多跑好几十公里。油耗表现,搭载这套系统的秦L等车型,百公里亏电油耗能做到2.9升。

什么概念?

比很多紧凑级轿车还省油,这可是在中大型MPV上实现的数据。当然了,比亚迪夏因为车身尺寸更大、重量更重,油耗数据会稍微高一些,但也就5.3升每百公里,这个成绩放在中大型MPV这个级别里,已经算是相当能打了。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跑1060公里,基本上从北京开到上海都不用中途加油充电。

为啥能这么省?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秘密就在这套系统的"电驱为主"逻辑上——发动机更多时候是当"发电机"用,高速巡航时才驱动车轮,配合高效率的电机和大容量电池,能源浪费自然就少了一大截。

技术落地之后,影响到咱们选车的思路。比亚迪夏只有插混版本,分成100公里和180公里两纯电续航可选。你要是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在五六十公里以内,家里或者公司有充电桩,那100公里纯电续航版本完全够用——一周充个两三次电,日常开车基本上就是纯电模式,一个月的用车成本可能就几十块电费。但要是你经常跑长途,比如一个月得来回跨城好几趟,或者充电条件不太方便,180公里纯电续航版本会更踏实,多出来的80公里续航能覆盖更多用车场景,亏电了也不怕,5.3升的油耗跑起来心里不慌。

技术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以前买MPV,要么选燃油车油耗高得肉疼,要么选纯电车跑长途焦虑得不行。第五代DM技术把这两个痛点都给解决了——既能当纯电车用享受低成本,又能当燃油车用没有里程焦虑,还比燃油车省油比纯电车续航长。这就是为啥说第五代DM是选夏的"命门",技术硬不硬决定了这车值不值得买,适不适合你的用车场景。

夏的四个版本咋区分?

配置表里的"隐藏福利"你看懂了吗?

好了,技术底子聊完了,咱来说说最关键的版本选择问题。比亚迪夏目前一共就四个版本,全部都是插混,价格从24.98万到30.98万,跨度6万块钱。

很多人看到这可能就了——这价格差距这么大,配置到底差在哪?

哪个版本最值?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别急,咱一个一个掰开了说。先说最便宜的入门版,也就是100公里领先型,指导价24.98万。很多人看到入门版就觉得配置肯定阉割得厉害,但比亚迪这次还真没糊弄人。这个版本该有的核心配置一个不少——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标配,这玩意儿能实时调节悬架软硬,过减速带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车身更稳;"天神之眼"高阶智驾也是全系标配,29个传感器铺满全车,高速领航、自动变道、智能泊车这些功能都能用。

更别说电动双侧滑门、电动尾门这些MPV该有的便利配置,入门版也没缺席。说白了,24.98万你买到的不是个丞相版本,而是个配置够用、性价比拉满的实用选择。往上一个档次是25.98万的100公里超越型,比入门版就贵了1万块钱。

这1万块钱买到了什么?

舒适性配置全面升级。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全给你配上,50瓦无线充电板也有了,手机往上一扔就能充电。第二排是重点照顾对象——座椅电动调节、通风加热、后排小桌板、车载冰箱,这些配置一股脑全上了。你想想看,带着老人孩子出门,第二排座椅能调节角度躺得舒服,夏天有通风冬天有加热,小桌板放个平板给孩子看动画片,冰箱里塞点水果饮料随时能拿——这1万块钱花得值不值?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这个版本性价比最高,该有的舒适配置都到位了。

再往上就是28.58万的180公里超越型了,比100公里超越型贵了2.6万。

这2.6万主要买的是什么?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核心差异就在纯电续航上,从100公里提升到180公里,电池容量从20.39千瓦时增加到36.6千瓦时。别小看这80公里的差距,对于有些用户来说可能就是够不够用的分水岭。比如你家住郊区,每天往返市区上下班来回得一百多公里,100公里纯电续航就有点紧巴巴的,得隔一天充一次电还得担心半路没电;但180公里纯电续航就从容多了,基本上充一次电能用两三天。除了续航提升,这个版本还多了些豪华配置,后排侧气囊、AR投影感应开门、第二排座椅记忆功能、10点按摩、128色氛围灯这些,说实话更多是锦上添花,不是刚需。

最贵的顶配是30.98万的180公里卓越型,比次顶配又贵了2.4万。这个版本主要是把豪华感拉满了——21寸大轮毂、后排娱乐屏、更高级的音响系统。坦白说,如果你不是特别追求极致体验,或者家里小孩不是特别需要后排娱乐屏打发时间,这2.4万块钱省下来加几年油它不香吗?

说到底,夏的四个版本配置差异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是纯电续航长短,100公里够不够用;另一个是舒适豪华配置要到什么程度,是够用就行还是要拉满。比亚迪这次倒是没搞什么智商税配置,每个版本的定位都挺清晰,关键看你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怎么匹配。

和竞品硬刚,夏的版本优势到底在哪?

说完夏自己的版本,咱得跟竞品横向对比一下,看看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毕竟24.98万到30.98万这个价位区间,可选的大车不少,腾势D9、理想L8都是热门选手。

夏凭啥能在1月上市首月就破万?

优势到底在哪?

咱就拿最的竞争对手腾势D9和理想L8来对比。先说腾势D9。这车可是MPV市场的销冠,2024年连续好几个月销量过万,市场口碑和品牌认知度都摆在那。2025款腾势D9起售价33.98万,比夏的入门版贵了整整9万块钱。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9万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够普通家庭好几年的用车成本了。

那这9万块钱的差价,腾势D9比夏强在哪?

咱一项一项看。纯电续航方面,腾势D9是200公里,夏的180公里版本是180公里,差20公里,实际使用中这点差距基本感知不出来。

亏电油耗呢?

腾势D9是5.85升每百公里,夏是5.3升,夏反而更省。你算算账,一年开两万公里,夏能比腾势D9省200块左右的油钱,虽然不算特别多,但蚊子腿也是肉不是?配置层面呢?夏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29个传感器,高速领航、自动变道这些功能都给配上了。

腾势D9的入门版智驾配置相对基础一些,要上到中高配才有类似功能。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夏也是全系标配,腾势D9入门版没有。这么一对比你就发现,夏用更低9万的价格,核心配置不仅没缩水,有些方面反而更厚道。当然了,腾势D9毕竟是奔驰和比亚迪合资品牌,品牌调性上可能更高端一些,但对于看重性价比、注重实用配置的家庭用户来说,夏的吸引力明显更大。

再看理想L8。这车起售价32.18万,比夏入门版贵7万多,定位是中大型增程式SUV。纯电续航方面理想L8是225到280公里,确实比夏长一些,这是理想的优势。

但油耗呢?

理想L8的亏电油耗是7.7升每百公里,这个数据可是工信部WLTC工况测出来的,夏是5.3升NEDC工况。虽然测试标准不太一样,但理想L8油耗明显更高是跑不掉的。你要是经常跑长途高速,油耗差距就明显了,一年下来多出来的油费可能得小一千。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动力类型的差异。理想L8是增程式,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驱动车轮;夏是插混,有单档直驱模式,发动机可以在合适的工况驱动车轮。

这俩技术路线谁更好?

其实各有优劣,增程式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动力平顺性好,但高速工况下效率相对低一些;插混结构稍微复杂点,但综合效率更高,尤其是高速行驶的时候发动机直驱能省不少油。所以你看理想L8的亏电油耗为啥比夏高,技术路线是一方面原因。

说到底,腾势D9卖的是品牌溢价和更高的定位调性,理想L8主打的是增程式没有里程焦虑和舒适的智能座舱体验。夏的优势就在于用更低的价格门槛,把核心的技术配置都给到位了——第五代DM技术的高效率低油耗,全系标配的高阶智驾和云辇-C悬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硬货。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要省心好用的MPV的家庭来说,夏可能是个更实惠的选择。当然了,如果你看重品牌调性,愿意为腾势或者理想的品牌多掏几万块钱,那也是个人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

网友灵魂拷问:预算25万,选100公里还是180公里?

说了这么多理论分析,最后咱来聊点实际的——到底该怎么选?

这段时间后台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预算在25万到28万这个区间,100公里超越型和180公里超越型到底选哪个?

还有人纠结要不要上顶配,毕竟30.98万都快31万了,这钱花得值不值?

第五代DM技术有多强?为啥说它是夏选车的核心参考?-有驾

咱先说100公里和180公里怎么选。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一个:你每天用车的纯电续航够不够用,以及你的充电条件方不方便。如果你家里或者公司有固定停车位,能安装充电桩,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在五六十公里以内,周末偶尔出去玩也不太远,那100公里超越型完全够用。你算算账,25.98万的价格,纯电续航100公里基本上能覆盖一周的日常通勤,一周充个两三次电,一个月电费可能也就几十块钱。省下来的2.6万块钱够你加好几年油了,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但如果你的用车场景不太一样呢?

比如你住得比较远,每天往返市区上下班来回得一百多公里,100公里纯电续航就有点紧巴巴的,每天都得充电,万一哪天忘了充或者单位充电桩被占了,就得烧油。这时候180公里纯电续航就从容多了,充一次电能用两三天,心里踏实。再比如你经常跑长途,一个月得来回跨城好几趟,18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让你在高速服务区充一次电就多跑80公里,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能省不少钱。还有些人充电条件不太好,小区物业不让装充电桩,或者老旧小区根本没条件装,那180公里的纯电续航就能减少充电频次,两三天充一次总比天天找充电桩强。

另外别忘了,180公里超越型除了续航长,还多了些舒适配置——后排侧气囊、AR投影感应开门、第二排座椅记忆和按摩、128色氛围灯。这些配置严格来说不是刚需,但如果你家里老人孩子经常坐第二排,座椅按摩和记忆功能还是能明显提升乘坐体验的。尤其是长途出行,老人坐车时间长了腰疼,按摩功能确实能缓解不少。所以2.6万的差价买的不只是80公里续航,还有一些额外的舒适性配置,综合起来看你觉得值不值。

还有人问要不要上顶配,180公里卓越型30.98万,比次顶配贵了2.4万。

这个我觉得大部分家庭真没必要。这2.4万主要买的是21寸大轮毂、后排娱乐屏、更高级的音响系统。21寸轮毂确实好看气派,但实用性真不如20寸,轮胎贵、容易鼓包、换胎成本也高。

后排娱乐屏呢,如果你家小孩特别多,经常长途出行需要后排看电影打发时间,那这个配置还有点用;但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给孩子拿个平板放小桌板上不也一样吗?

音响系统升级,说实话除非你是发烧友,不然区别真不大。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预算充足不差这2.4万,上顶配也无所谓;但如果预算有限,这2.4万省下来干点别的它不香吗?

最后总结一下,选比亚迪夏其实就三个问题:第一,你的充电条件方便吗,日常纯电续航100公里够不够用;第二,你对舒适配置的要求高不高,愿不愿意为更好的乘坐体验多花钱;第三,你的预算卡在哪个档位,是追求性价比还是要拉满配置。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选哪个版本基本上就有答案了。

比亚迪夏1月上市首月破万不是没道理的,核心就在于它把第五代DM技术的红利实实在在给到了用户,24.98万的入门价就能享受高阶智驾和云辇-C悬架,技术普惠才是它最大的竞争力。不管你最后选哪个版本,只要匹配自己的需求,这钱就花得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