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密集发布新品加剧供给压力,车企频陷以价换量怪圈,行业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

9月广州的一个晚上,跟一位经销商朋友聊车。他叹气说:这年头,27万刚上个大中型SUV,竞争就跟打架似的,谁降价我跟着降,真搞不明白这怎么玩儿。我当时手里端着热咖啡,咖啡香飘散在空气里,却压不住那些大大小小的数字游戏。

国产中大型SUV市场这两年火得不行,尤其是六座SUV,估算需求同比增长了将近47%(体感),纯电SUV渗透率从12%蹿到了29%(样本有限)。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统计也不赖,整个中大型SUV市场销量同比涨了28%,六座车型贡献超过70%。这么看,好像行情挺好,谁都能分一杯羹。

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密集发布新品加剧供给压力,车企频陷以价换量怪圈,行业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有驾

可你别高兴得太早,供给跟不上?错,反而供给压力大了。短短一个月,鸿蒙智行搞了个大动作,上了问界M7和尚界H5,比亚迪腾势N8L也加入战局,广汽传祺还摆出了向往S7新增版本。整个市场就像是新车一锅炖,一口锅里全是料。

我给你举个对比,腾势N8L和问界M7,差不多都瞄准豪华大六座SUV市场,可腾势带着三联屏还有车载冰箱,像是给车里装了个移动小客厅,而问界M7则以华为电池平台和多样动力选择主打实用,这种对比下,用户到底选豪华感还是技术感,谁说得准?

最近一次与修理工搭话,他说:这些新车配置堆得让人眼花缭乱,结果零部件供应链跟不上,像拼乐高一样缺个几块砖头就卡住,产能又得打折扣。供应链背景复杂得跟你家冰箱里那几年淘汰旧东西攒的瓶罐似的,表面看似整齐排放,底下乱七八糟,想要随时拿出来拼桌椅,没个十足把握都不敢动手。

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密集发布新品加剧供给压力,车企频陷以价换量怪圈,行业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有驾

刚才说市场需求扩容,供给激增,这话有点大。我再纠正一下,实际供应链弹性不够强,很多大六座SUV产能没法快速拉升,特别是核心的电池和芯片供应,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问界M7去年全年累积卖了19.33万辆,平均每月1.6万台,听起来还挺稳。不过今年1-7月,只有3.8万辆,月均降到5433辆,同比下滑明显。是市场竞争太激烈?还是消费者对同级产品厌倦了?你觉得呢?

这里面一个关键点是,众多新品的推陈出新让用户选择加码,价格战也随之拉开。拿问界M7和腾势N9比,比亚迪的N9售价在38.98万至44.98万元,走高端路线,而问界M7则覆盖27.98万到37.98万区间,更亲民一些。可市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钱多的消费者并不只有高端N9,还有理想L9、问界M9这些竞争对手,导致腾势市占率不稳。你有没想过,车企这样频繁换新,是省了研发投入,还是加大烧钱做营销?

再说说供应链比喻,这就像是厨房备菜。你以为多拿几种配料就能煮出好菜,结果厨师还得看当天买的不新鲜,调料不匹配,锅还得新买,慢了就糊锅。车企们虽然看似推出了多款车型和智能配置,但真正能打动用户的底层技术和核心供应链,往往没那么快跟上。

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密集发布新品加剧供给压力,车企频陷以价换量怪圈,行业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有驾

当我与一位同行聊天,他笑说:这价格战,得跟股市一样,谁手气好谁先跑,不然就只能天天盯着亏。说得我都嫌麻烦,谁愿意天天折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市场上咱们都盯着销量,毕竟这数字挺直观。但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的质量,价格战里未必能量化,却往往决定了品牌的长久战力。车企投入精力都放在数字上,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们再算个临场小账。假设一台中大型SUV电耗平均20kWh/百公里,电价0.8元/kWh,百公里电费16元。相比燃油版7元/升,油耗8L/百公里,燃油成本56元。纯电车明显省钱,但问题是高配版本贵了不少,保值率能不能支撑这溢价?估算保值率折损大约20-30%再加上补贴逐步退坡,你觉得这烧钱的空间还能撑多久?

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密集发布新品加剧供给压力,车企频陷以价换量怪圈,行业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有驾

还有这件没细想过的事,为什么广汽传祺向往S7搭载了激光雷达配置?是性能驱动,还是想给消费者加个噱头?我猜可能是想借智能化反差化,实际作用没那么明显(体感有限)。

中大型SUV市场的竞争,不止是价格差,更多变数在于到底谁能懂家——灵活的座椅布局、贴心的安全防护、多样化的电池选择,这都决定着家庭用户的最终选择。不同于单纯跑快的运动轿车,这群大块头注定要在生活场景里扮演更多角色。

那你说,现在这市场这么焦灼,车企到底该如何避免同质化?靠加码豪华配置?还是回归基础,用电池和智能驾驶算法打底?我不敢肯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更懂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产品才不容易被时代甩下车。

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密集发布新品加剧供给压力,车企频陷以价换量怪圈,行业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有驾

夜深了,街角的SUV灯光映在水洼里,忽明忽暗。市场热闹得仿佛一场灯光秀,可这背后的疲惫和焦虑,只有真正站在生产线旁的人能深刻体会。你觉得,真能长久维持热闹,就靠价格战和新品堆叠吗?或者说,下一块硬骨头到底藏在哪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