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扫地机到劳斯莱斯,追觅的修仙式造车还能骗多久?

讲真,最近车圈的新闻让我感觉,物理定律可能要重写了,牛顿的棺材板已经快压不住了。

从扫地机到劳斯莱斯,追觅的修仙式造车还能骗多久?-有驾

事情的起因是追觅,对,就是那个做扫地机器人和吹风机的追觅,突然召开了个“合作伙伴大会”,扔下了一个比原子弹还精神污染的炸弹:他们第二款车,要直接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还特意强调了,有大尺寸中网,还有对开门。生怕我们这群凡夫俗子看不出来他们在cosplay谁。更骚的是,官方宣传里还写着“百项全球首创技术”。

从扫地机到劳斯莱斯,追觅的修仙式造车还能骗多久?-有驾

我当时就悟了。这已经不是跨界了,这是跨服,直接从王者荣耀服务器跳到了道诡异仙服务器。一个做家电的,第一款对标布加迪的超跑还在PPT里吃灰,连个渲染图都包浆了,第二款对标库里南的“压缩毛巾”就已经发布了。两款车都预定在2027年上市,感觉这日子选得都特别玄学,可能算过了,那天紫微星动,宜造仙车。

这就是典型的【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看车圈:所有人都疯了,所有人都在表演,而追觅选择了一种最行为艺术的表演方式。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祭祀,祭品是投资人的理智,召唤的是资本的无脑狂欢。车企发布会现在都一个味儿,不务正业,疯狂整活,比谁的PPT做得更像科幻电影。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值得关心,但追觅这边,我觉得应该直接请三体人来做个精神鉴定,看看他们的脑回路是不是被智子锁死了。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追觅有底气啊,背后有绍兴的百亿产业基金。诶,说到这里,就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这恰恰不是底气,这是心态崩了之后的一种应激反应。这套打法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当你在一个牌桌上玩不过别人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提升牌技,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点了。追觅在清洁电器那个小池塘里快扑腾不动了,渗透率卡在10%死活上不去,一年跨界十几个领域,从航空到火锅,全都无功而返。怎么办?不装了,摊牌了。既然在地球混不下去了,那就直接宣布殖民火星。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追觅现在这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灭了还要揣兜里带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他们把造车这件事,从一个工业问题,强行扭曲成了一个玄学问题。你们还在卷技术,卷渠道,卷价格?格局小了。我们直接卷想象力,卷谁更敢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更有趣的是他们那个所谓的“技术迁移”理论:把扫地机器人的高速马达技术,用到电驱系统上。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追觅比作修仙还是太抬举他们了,这最多算村口跳大神。这是最经典的【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他们试图用一个看似高大上的名词,去掩盖一个基本常识:家电马达和车规级电机的区别,约等于我和钢铁侠的区别,虽然我们都是碳基生物。一个是在你家地板上吃灰,坏了最多你老婆骂你一顿;另一个是在高速上以120公里时速带你全家狂奔,坏了就不是挨骂那么简单了,是直接全村人去你家吃饭。

真正的技术壁垒,从来不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参数,而是面对现实世界里无穷无尽的混乱。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算力再高也得认栽。追觅这种“技术平移”的说法,就是在侮辱整个汽车工业!简直是把所有工程师的头发,按在地上摩擦。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几台车,也踩过不少坑。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下的消费者,尤其是新能源车主,其实已经被锤炼成半个专家了。理想汽车8月份交付量为什么暴跌?因为“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个咒语,念第一遍的时候是新鲜,念第二遍是习惯,念到第三遍大家就反应过来了:诶,我买的好像是台车,不是个移动精装房。当问界和小米这种更不讲理的“鲶鱼”下场,理想的“舒适区”瞬间就变成了“重灾区”。

小米汽车更是个活生生的教材。雷军,一代雷电法王,用一场闪电战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干了。但然后呢?漆面问题、品控拉胯、宣传翻车,SU7在质量排行榜上直接垫底。这就证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流量这东西,能让你一夜成神,也能让你一秒破防。互联网营销是加速器,但如果你车本身就是个“半成品”,那它加速的只会是你奔向坟墓的速度。

从扫地机到劳斯莱斯,追觅的修仙式造车还能骗多久?-有驾

在这种环境下,追觅还在搞PPT画饼,这已经不是4-9年入国军了,这是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了,你还在甲板上跟人推销游泳圈。坏了,菜了,典中典。

从扫地机到劳斯莱斯,追觅的修仙式造车还能骗多久?-有驾

我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买特斯拉的人,很少会去跟别人争论这车性价比高不高,内饰好不好。因为我们心里清楚,买它就不是冲着这些去的。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极客范儿,那种“我跟你们不一样”的感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缺点,你都能自我合理化。奔驰也是一个道理,它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不是底盘,是那个三叉星徽。你愿意为这个标支付几十万的溢价,这不是消费,这是交“信仰税”。

而追觅想干嘛?它想从零开始,直接一步登天,给自己创造一个“扫地机器人界的劳斯莱斯”这种听起来就像喝高了才会说的品牌玄学。这可能吗?不可能。品牌信仰是需要时间、故事甚至血泪来沉淀的。不是你PPT上写个“对标库里南”,大家就真把你当库里南了。这就像一个网络小说作者,说我的目标是写出超越《红楼梦》的作品,读者只会觉得,这哥们儿是不是该吃药了。

追觅的整个模式,就是一场荒诞的表演。在德国规划一个比特斯拉柏林工厂还大的基地,听着都让人太阳穴直跳,感觉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一边画着星辰大海的饼,一边还要靠改造别人的滞销国产车来赚点小钱反哺研发。这种“左手代工,右手修仙”的模式,说白了就是资本游戏。故事讲得好,钱就到手了。至于车?车不重要。故事才重要。

从扫地机到劳斯莱斯,追觅的修仙式造车还能骗多久?-有驾

所以,当理想在为过度营销透支的口碑买单,当小米在为仓促上马的品控焦头烂额时,追觅本应学到的是敬畏。但它没有,它选择了颠。它心态爆了,彻底放飞自我。

但能成吗?不能成。就是不能成。消费者的智商税额度,在2024年已经基本用完了。大家现在只想买一辆能开、好开、不出毛病的车。实业兴国的时代,最终能被市场记住的,永远是那些能稳稳当当跑在马路上的产品,而不是停在PPT里的符咒。

那么,追觅成功的唯一路径是什么?是继续整活,整更大的活,大到让所有人都忘记他们是卖扫地机器人的。因为在这个时代,记忆和金鱼一样,只有七秒。只要你表演得够疯,总有人会打赏的。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