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摩托车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其附带的额外价值相当高。当年骑着这些摩托车的时尚青年,如今都已步入老年。
1.本田王CB125T
本田CB125T这款车,在1990年前后售价高达3万多元。驾驶本田王时,能明显感觉到它车身偏重,与125cc的动力规格不太匹配,用当下的说法就是起步动力不足,但行驶过程中稳定性较好。这款车最明显的缺陷是排气管容易因锈蚀出现孔洞。那个年代,人们月薪大多只有三百多元,一年收入也才三四千元。花三万元购买一辆本田125,相当于当时普通人十年的工资总和。在那个时期,本田王和铃木王这类车型,地位堪比现在的奔驰、宝马。
2.铃木王—铃木GS125
这款车在广东地区被称为“铃木刀子车”,九十年代时价格约为1.8万元,配备的电子打火功能在当时已经十分新潮。它的外观设计帅气,骑行时车身会略微前倾,在外人看来造型很酷,但长时间驾驶后,驾驶者会感到不太舒适。车辆行驶时的声浪十分动听,红色款的铃木王,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它的外观是同类车型中最出众的,很多人特别喜欢铃木王发动机运转时的声音,那声音格外悦耳,尤其是发动机特有的沙沙声,让人印象深刻。在耐用性方面,铃木王表现突出,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能轻松启动。不过铃木125也有缺点,它没有配备启动杆,在冬季启动时会有些不便。CG125和GS125,至今仍是中国大陆摩托车市场上最为成功的两款产品。
3.雅马哈王SRZ125
有着“雅马哈王”称号的雅马哈SRZ125,1994年时售价超过3万元,在当时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撩妹神器”,甚至流传着“没有雅马哈,就不嫁给他”的说法。这款车运行时噪音小,加速性能出色,整体表现优秀。发动机工作时的声响非常微弱,行驶起来十分安静。
SRZ125是雅马哈公司专门为东南亚国家设计的特供车型,在日本本土并没有对应的原型车,它的推出比本田王和铃木王晚了十到二十年。这款车是真正从台湾三叶雅马哈进口的,采用钢丝辐条轮设计,配备带有加速泵的柱塞式化油器。劲豹125的加速速度,确实比同期的铃木王(GS125)和双缸本田王(CB-125T)更快,在直线行驶时,甚至能超过同期以扭矩见长的CG125。但如果载人爬坡,还是CG125的表现更出色。
4.铃木王中王,GS125R
铃木王中王也被称为“铃木刀仔”,这款车一旦电池没电就无法通过打火启动。遇到这种情况,只需支起大脚架,挂上一档,用手用力转动后轮,通常转一下就能成功启动,发动机随之发出“突突突”的运转声。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比较张扬,即便电池有电,在人多的场合,也总忍不住支起大脚架,表演一番手动启动的技巧。这款车行驶时,发动机发出的是“嘘嘘”声,与绝大多数125cc排量的发动机声音都不同。
5.雅马哈cygnus125
当年骑着雅马哈CYGNUS125出门,是件很威风的事。常常骑着车靠近前方步行的熟人,对方都没察觉。它配备的独特扁平式消音器,降噪效果极佳,几乎能实现静音,即使启动发动机后,如果不拧油门,别人根本不知道车辆已经启动。
6.雅马哈80
雅马哈80是我国较早出现的弯梁摩托车,当时人们俗称它为“重庆80”。这款二冲程弯梁摩托车,减震效果好,运行时声音也很柔和,而且具有带档不熄火的特点,操作简单,容易上手。1995年之前,由国营建设机床厂生产的雅马哈80,质量非常可靠。
这款车的品质毋庸置疑,唯一的不足是每次加汽油时都要混合机油,而且4升容量的油箱加满后,最多只能行驶120公里。雅马哈80和嘉本70,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两款经典车型。它没有离合器,采用三个循环档位设计,只要松开油门,就能直接换档,操作门槛很低。
7.天虹90
天虹90(又称本田90)最大的优点是省油,而且发动机运行时噪音极小,安静到几乎听不见,行驶过程中只能听到链条传动的声音。天虹90在当时非常抢手,即使车辆怠速不熄火,人们也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后来出现的港田、富士达等品牌,都曾仿制过天虹90。
本田90发动机的静音效果、低油耗表现以及可靠的性能,即便到现在,恐怕钱江、嘉陵、宗申等国内品牌也难以造出同等水平的产品。
8.嘉陵JH70
嘉陵JH70最初是合资车型,品牌名为“本田-嘉陵70”,后来转为独资生产,车型名称也改为“嘉陵JH70”。我现在还在骑这款车,早在九十年代就开始使用了。它不仅非常省油,行驶速度也能满足日常需求。
在同类车型中,嘉陵70的地位毋庸置疑,它既省油又耐用,即便现在,如果能买到,很多人还想再入手一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