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

电铃声落下时,尹同跃站在港交所大厅,掌心微汗。白发在聚光灯下一根根分明,仿佛每一根上都刻着一个上市的故事。现场人群簇拥,快门声和掌声交错,可他看着那块电子屏幕——市值一度飙上两千亿港元,如同一辆加速上坡的发动机,咆哮声下却谁也猜不透久远后的油门会不会突然失灵。“等了21年,终于到这一刻。”那也是他个人和奇瑞的漫长等待。

这种场面,换谁都会激动,可他显得克制。旁人看到荣耀,老尹更清楚这里面掺杂多少无解的复杂——一如刑侦里推了很多年的悬案,终究破局,却没人愿意翻出卷宗里那一摞反复更换的供词。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让我们回到那串数字。三亿H股,30.75港元的招股价开出大门,甫一上市市值站上两千亿港元。13家基石投资者出场,资金池子一泼就是近百亿。这种局面很体面,仿佛开年高级法医会议,行业大咖全到场,气氛庄重。

但这些镜头外的故事才真正带劲:1997年,一帮人在小厂房里琢磨要不要造车,2004年想借壳上市因为股权理不清放弃,2008年金融危机打断再来一次。十几年间不断递表、撤表、再递表,说是“七战IPO”有点轻描淡写。股权扯不清,政策一天一变,赶上新能源浪潮,投融资又成“赌桌”模式。更别说在头几年几乎“出口贴牌”的年代,连车标都能出口,一些国外用户以为瑞虎是东南亚品牌,没意识到背后“安徽造”——这种身份错位感,或许只有尹同跃半夜失眠时才会真正咂摸出来。

说回今天,奇瑞凭什么?简明点,四组细节:一,连续22年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第一。二,2024全年销量260多万台,出口百万车。三,市值被资本热捧,海外收入占比陡增到44%。四,研发队伍,14400名工程师,把工资单打得厚厚一沓。

旁人关心漂亮财报,我倒习惯用法医的习惯剖解数据:大体积极向上,但单项异常值别轻易忽略。比如2022到2024燃油车销售在总营收中依然占比七成,大环境All in新能源的当下,这种结构像极了手术台前老医生的“保守治疗”——好处是稳健有底子,弊病是新陈代谢慢半拍。

某地级市领导参观奇瑞时说,“中国新能源已经到了决胜时刻。” 话音未落,尹同跃一边点头,一边赶人下楼试驾计算可靠性。但即便如此,到了2023年,新能源收入占比才刚到22%左右。到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收入占比上了27.3%,增长固然快,可和蔚来、小鹏之类的“纯电狂奔”,三电一体、OTA更新每季度都能出新闻相比,多少有些慌张追赶的味道。

奇瑞拼的是海外。2024年海外收入超37%,在欧洲、南美、中东都能和日韩品牌掰手腕。出口生意很美,但一如解剖现场经常遇到的“病灶转移”,海外市场里各种风险也比家门口多太多了——政治、汇率、关税、贸易壁垒,稍有风吹草动都能让利润单月变成零。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资本市场有句老话,“故事讲得好,麦子能做多少面包还得看手艺。”奇瑞这些年为了新故事,和华为、立讯等结盟,新能源、智能驾驶、研发体系都砸钱如流水。基石投资者看中的是它的“能打”,但打仗也不能全靠一次融资。尤其是未来两年,如果新能源转型速度慢一点,同行的饿狼可不会因为你熬夜多就让出地盘。“技术输出”是话术,供应链才是底线,现实的“保命稻草”。一个小黑色幽默:有时候,靠出口赚钱,跟靠着把病人手术转诊给邻市医院的法医科室差不多,体面归体面,真想上前线,还得练好自己的手活。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再回到尹同跃那头“白发”。以前他总说,是为中国汽车而白;现在回头看,白发下每一根或许都该分摊点:有行业政策的变来变去,有资本市场的一次次滑铁卢,有技术团队集体劝退、反复拉新,也有自己旧日傲气的磨平与投降。上市成了,只是众人都看得见的一步棋。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其实,这些数字和曲折,放在中国制造业的里子里外外、每一条流水线上,都有呼应——一家企业花21年才“敲钟”,该不是个例。比起那些“风口一年三上市”的新经济公司,更多的传统玩家不得不循着“烧慢火”的路径,硬着头皮熬下去。偶尔媒体喊一句“国产崛起”,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存活、转型、再转型、再存活的轮回。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至于奇瑞未来能不能“新能源大跃进”,“智能车崛起”是否能照进现实,也未必能靠这一场敲钟仪式来盖棺定论。港股的钟声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但夜晚还是会有人在实验室对着电池管理系统犯愁。老尹是白发,年轻工程师头发会不会掉光——这个问题,也许才是值得新一期招股书里认真统计的。

届时,奇瑞还会是那个“出口冠军”,还是学会了靠全新动力模式拓荒?这恐怕不是一场敲钟能解决的答案。资本盛宴落幕,现实的争夺只是刚刚开场——毕竟,最难推理的案子,永远在下一个季度。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市值一度两千亿,新能源转型仍在赶超-有驾

你怎么看,上市后人生的真正难题,是和同行肉搏,还是和自己较劲?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