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拆开ECU,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元器件时,有时会不会感到困惑、茫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这是非常正常的。
今天,我们帮助大家认识ECU中那些元器件都是怎么工作的,同时帮助大家更顺利地维修ECU。此处用于演示的ECU,分别取自两辆不同汽车,分别来自于起亚与现代两个品牌。
ECU的主控MCU
首先,这是ECU的主控制中心MCU,采用是英飞凌TC17xx 系列的SAK-TC1762-128F66HLAC。它起着核心作用,几乎所有与发动机运行相关的数据,以及车辆其他控制系统的数据,都由它来处理。
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五大功能:
第一,读取传感器信号。比如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MAF)、温度传感器,还有氧传感器(O2)的信号,它都能读取。
第二,通过控制算法处理数据。比如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计算需要喷射多少燃油,或者调整点火正时。
第三,发送控制信号。它会把信号发送给执行器,像喷油嘴、点火线圈、废气再循环阀(EGR 阀),还有电子涡轮增压器,都受它控制。
第四,管理控制器局域网(CAN)或本地互联网络(LIN)通信。简单说,就是和车辆电气系统里的其他ECU进行 “交流”。
第五,负责故障监测。它能保护系统,并执行诊断功能,比如车载诊断系统(OBD)的相关功能。这就是ECU内部微控制器的重要作用。
另一个颗MCU
接下来,我们看它旁边那个较大的芯片,它的型号是ST10F275-CFG。这也是一个中央处理器,或者说MCU,和之前提到的三核处理器TC1762类似,但它结构相对简单一些。
它的主要功能有:
第一,收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比如MAP传感器、MAF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曲轴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的信号。
第二,处理这些信号,并根据预先编写好的算法进行控制计算。这些算法可以用来控制发动机,甚至控制变速箱。
第三,向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比如控制喷油嘴、点火线圈、可变气门正时电磁阀,还有燃油泵。
第四,管理CAN通信,实现与车辆其他ECU的信息交互。
第五,执行诊断功能,并存储故障诊断码(DTC)。当车辆出现问题时,这些代码能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找出故障所在。
第六,当ECU通电时,这个集成电路会从闪存(Flash memory)中加载控制程序,从而开始工作。
简单来说,这个ECU使用了两个独立的微控制器,一个用来控制发动机,另一个用来控制变速箱。这种分离式设计能让ECU运行更可靠,也能更高效地独立处理两个系统的工作。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
接下来,我们看看型号为博世30639(也可能为V61036L0)的集成电路。这是一个智能功率集成电路,也叫驱动集成电路。
它在控制车辆执行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具体来说,这个集成电路主要用于控制以下部件:喷油嘴、EGR 阀、进气控制阀、继电器,甚至还有增压电磁阀。
作为功率集成电路,它能承受大电流,也能适应发动机舱内恶劣的工作环境。此外,它还内置了保护功能,比如过流保护、过热关断保护和短路保护。可以说,它就像一个“无声的战士”,在幕后执行中央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有了它,执行器才能准确、安全地工作。
驱动集成电路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型号为40048的集成电路。这是一个专门处理控制信号的驱动集成电路。据我了解,它相当于主微控制器(MCU)和ECU内部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 “接口”。
具体来说,在输出端,它接收来自MCU的控制指令,然后控制执行器,比如喷油嘴、点火线圈、继电器和燃油泵。
在输入端,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像MAP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和氧传感器(O2)的信号都会传送到这里。这些信号大多是模拟信号,这个集成电路会把它们转换成数字数据,再发送回MCU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这个集成电路就像一座“通信桥梁”,帮助MCU控制外部设备,同时准确读取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它体积不大,但作用关键,能确保ECU稳定、精准地运行。
低侧功率输出驱动器
在它旁边,还有一个英飞凌TLE6232GP,这是一个低侧功率输出驱动器,通常用于控制系统中负载较小的部件。具体来说,这个集成电路一般控制以下部件:喷油嘴、电磁控制阀、燃油泵继电器、冷却风扇继电器,甚至还有指示灯或其他小负载设备。
虽然它是低功率集成电路,但作用依然重要。有了它,MCU就不用直接处理这些小负载的输出任务,通过它来控制,能让系统稳定性更好,也能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其他一些小芯片
英飞凌TLE8209-1E是一个双H桥驱动器,它专门设计用来控制直流电机,或者像线圈、螺线管这类感性负载。
这颗芯片通常用于控制汽车上的小型电机,比如雨刮器电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电机、电动座椅和后视镜调节电机、线性阀,还有小型电动泵。也可以用来驱动螺线管线圈、继电器或其他感性执行器。在需要控制运动执行器,同时又要保证运行安全和精度的场景中,它是必不可少的元器件。
74HC14是一个逻辑反相器集成电路,里面包含六个非门,每个门都是施密特触发器反相器。这种集成电路专门用于处理微弱或带有噪声的信号。
在ECU电路中,它通常负责以下工作:清理传感器信号,比如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MAP传感器的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调理,然后再发送给MCU;从微弱或不稳定的信号源中生成稳定的方波脉冲。
也就是说,这颗芯片就像一个智能信号滤波器,能把不稳定的信号转换成更容易处理的干净数字信号。它体积小巧,但作用极其重要,能确保输送到MCU的信号始终干净、准确。
丝印型号为PM802.1(或30333)的芯片是一种驱动集成电路,用于控制低功率或中功率信号的电路中。具体来说,这个集成电路能在两种模式下工作:低侧驱动(控制接地端)和高侧驱动(控制电源端)。
它通常用于控制以下设备:喷油嘴、点火线圈、电磁阀、燃油泵继电器和冷却风扇继电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集成电路内置了保护功能,比如过流保护和故障诊断功能。在这个ECU
中,它在安全、可靠地控制这些部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芯片主要用于控制电磁阀,能确保阀门准确、稳定地工作,同时在出现电气故障时,对阀门提供有效的保护。
HEF4093BT是一种逻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它和74HC14有相似之处,但关键区别在于:HEF4093BT内部包含四个与非门,每个门有两个输入端,而且都带有施密特触发器功能。
正是因为有施密特触发器,这个集成电路在处理带有噪声或不稳定的传感器信号时表现出色。在ECU电路中,HEF4093BT通常用于三个任务:
第一,过滤传感器噪声,比如凸轮轴传感器、曲轴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有时会比较微弱或带有噪声,这个集成电路能帮助清理和重塑这些信号;第二,生成振荡信号,它可以用来构建复位电路、看门狗定时器,或者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时钟脉冲;第三,简单逻辑处理,比如通过编程,只有当两个输入条件同时满足时,它才允许信号通过。
也就是说,这颗在处理输入逻辑方面非常有用,能确保输送到微控制器的所有信号都准确、干净。
ECU背面的芯片解析
接下来,翻到ECU的背面,可以看到两颗相同的英飞凌TLE6288R。它们是智能H桥驱动集成电路,专门设计用于控制需要高精度的直流电机。
这种芯片通常用于驱动由电机控制的执行器,这在现代汽车系统中非常常见,比如:电子节气门控制(ETC)系统。这个集成电路会接收电子油门踏板的信号,然后根据驾驶需求,控制电机来打开或关闭节气门。控制可变气门电机,像可变气门正时(VVT)系统、EGR系统或可变喷嘴涡轮(VNT)增压器中的电机。这些阀门通常由旋转电机或线性电机驱动,而TLE6288R能对它们进行高精度控制。
此外,这颗还可以驱动电子水泵,根据发动机温度来调节水泵转速。凭借其智能设计和高准确性,TLE6288R是让电机驱动执行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元器件。
1037382497(XCTAD1124)是一个微控制器,或者专用集成电路。
这颗功能多样,既能处理模拟信号,也能处理数字信号,具体功能包括:第一,传感器信号处理。它内置了模数转换器(ADC),能把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二,输出控制信号,它可以生成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或数字输出信号,用于控制外部设备,比如阀门、继电器或小型电机;第三,通信功能。这个集成电路能与车辆其他系统进行通信,支持的协议包括CAN、LIN,还有K线(K-Line),能实现与车辆其他控制模块的数据交换;最后,安全功能。在一些系统中,这个集成电路可能会存储防盗密码,或者为防盗系统(Immobilizer)运行认证算法,防止发动机被非法启动。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将信号处理、通信和安全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小巧的博世专用集成电路中,作用十分重要。
HEF40106BT是六施密特触发器反相器。简单来说,这个集成电路内部包含六个非门,也就是六个逻辑反相器。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个逻辑门都内置了施密特触发器,这让它具备了出色的噪声过滤能力,能清理微弱、带噪声或不稳定的模拟信号,将其转换成清晰、干净的逻辑信号。
它和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另一个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功能相似,工作原理也一样。由此可见,在同一个ECU内部,制造商通常会使用多个同类型的集成电路来处理不同的信号。
TI的LM2904是一个运算放大器(运放、Op-Amp),它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比如氧传感器的信号,还有MAP传感器输出的进气歧管压力信号,都需要它来放大。
除此之外,这个集成电路还可以用于电压阈值比较,比如在控制电路中,判断何时打开或关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简单来说,LM2904就像一双“敏锐的眼睛”,既能放大微弱信号,又能帮助ECU做出精准的控制决策。
CD40113可能是一种数字逻辑电路,但也有可能是基于标准40113系列的定制版本。不管是哪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功能:第一,存储逻辑状态,也就是说,它能像一个存储位(memory
bit)一样,保存一个二进制数值;第二,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这在计数器电路或脉冲生成电路中非常有用。
这颗芯片常见用途包括:点火触发电路、旋转传感器信号处理、生成燃油喷射控制脉冲。此外,它还可以用来生成延迟脉冲,或者执行简单的PWM控制。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用途广泛的数字逻辑集成电路,能帮助ECU内部的各种流程顺畅、准确地协同运行。
辅助元器件解析
到这里,我们已经介绍完了这个ECU中的大部分主要集成电路。现在,我们来看看ECU电路中的辅助元器件,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为什么它们同样重要。
首先,大家看这些白色的小元器件,一端有标记,它们是电容器,具体来说是ECU电源输入的滤波电容器。而那些更小的黄色电容器,同样是滤波电容器,但主要用于较低电压的场景,比如1.8伏、3.3伏或5伏的电路中。
另外,大家还会看到很多棕色的小电容器,它们都是表面贴装(SMD)电容器。在电路中,电容器的用途很多,比如过滤噪声、信号耦合,还有稳定电压。
接下来,这些黑色的小元器件,一端也有标记,它们是二极管。虽然体积小,但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功能包括:第一,反向极性保护,如果不小心将电池或电源接反,二极管能阻断反向电流,保护集成电路、驱动器和微控制器不被损坏;第二,过压和浪涌保护,当断开燃油泵、喷油嘴、继电器或冷却风扇这类感性负载时,会产生一个高压尖峰,也就是反电动势(flyback
voltage),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就能吸收这个尖峰电压,保护晶体管或集成电路驱动器等元器件;第三,交流信号整流。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曲轴位置传感器(CKP)这类传感器,会输出交流脉冲信号,二极管可以将其转换成直流脉冲,或者去除信号中的负半部分。
此外,如果是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它还能起到稳定输入电压的作用。
再看这些有三个引脚、体积比较大的元器件,它们是功率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用于切换大负载,比如燃油泵、喷油嘴、控制阀等。
而那些体积较小的三引脚元器件,可能是晶体管或小型MOSFET,用于切换电路内部的小信号。
大家看到这些绿色或黑色的微小元器件了吗?它们是表面贴装(SMD)电阻器。有些电阻器上会印有阻值,有些则没有,但它们都属于电阻器,并且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分压、限流,或者提供偏置电压。
现在,看这三个小元器件,从它们的形状和印有的编码可以判断,它们是晶体振荡器(简称晶体)。简单来说,晶体就像MCU 的 “心脏”,它能产生精确的振荡信号,让 MCU 在固定频率下稳定运行。
最后,不要忽略这两个特殊的元器件,它们是电流检测电阻器。当电流流过它们时,会产生一个非常小的电压,这个电压主要有三个用途:监测功耗、根据所需电流控制负载,以及在出现过流情况时保护电路。它就像一个智能保险丝,一旦电流过大,就会触发保护机制,避免整个电路受损。
另一个ECU的关键元件对比
到这里,我们就介绍完了第一个ECU 内部的所有关键元器件。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个 ECU,它来自配备手动变速箱(MT)的发动机。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个ECU和自动变速箱车辆的ECU有什么不同。
大家首先会发现,这个ECU没有了变速箱控制部分,所以它只有一个主MCU——一个单独的微控制器,负责控制整个发动机系统。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个ECU依然拥有所有我们熟悉的元器件,和自动变速箱车辆的 ECU 一样:有驱动集成电路(也叫功率集成电路),有晶体管、MOSFET(用于控制信号或负载),还有电容器、电阻器、保护二极管,以及为MCU提供稳定运行信号的晶体振荡器。
所以总的来说,手动变速箱ECU的电路设计和自动变速箱ECU差别不大,唯一的不同就是去掉了变速箱控制部分。这意味着它的电路图会稍微简单一些,诊断和维修起来也可能更轻松。
接下来,我再打开一个电动助力转向(EPS)ECU。大家看它的内部,其实和之前的ECU 也没有太大差别:依然有晶体振荡器、MOSFET、各种集成电路,还有电容器和电阻器。
所以本质上,无论是发动机ECU、变速箱ECU,还是转向ECU,它们使用的基础元器件类型都是相同的。真正的区别在于,根据ECU的不同功能,每个集成电路的具体工作方式不同——每个集成电路都会被编程和控制,以完成不同的任务。
比如,发动机ECU里的一个驱动集成电路,可能用于控制喷油嘴或EGR阀;但如果把同一个集成电路放到转向ECU里,它可能就会用来控制转向电机。所以,理解每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才是最重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