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东风猛士,大放异彩!硬派越野的全球突围战

十堰山沟里的芦席棚车间,曾经敲打出中国第一辆军用越野车EQ240。56年后,这个湖北汽车工业的摇篮里,诞生了让欧美市场侧目的新能源硬派越野车——东风猛士917。

刚刚!东风猛士,大放异彩!硬派越野的全球突围战-有驾

2024年4月,瑞士日内瓦街头首次出现这款棱角分明的“钢铁巨兽”。当地媒体用“中国版悍马EV”形容它,但懂行的人知道,猛士917的底盘技术来自解放军第三代高机动越野车。

一、从军用血统到民用爆款

东风猛士的研发始于2002年,最初是为了替代解放军老旧的BJ212。第一代猛士采用全时四驱、中央充放气系统,能在西藏海拔5000米的高原轻松爬坡。这种军转民的技术背景,让它在民用市场自带光环。

现款猛士917的车架采用军用级高强度钢,抗扭刚度达到传统SUV的三倍。车底加装的3毫米厚钢板,能直接碾过尖锐碎石。有车主实测,其涉水深度超过900毫米,比路虎卫士还多出10厘米。

二、欧洲人为何买单?

瑞士首批车主中有不少是滑雪爱好者。猛士917的雪地模式配合四条宽胎,在阿尔卑斯山积雪路面表现比奔驰G级更稳。更关键的是价格:德国市场售价8.9万欧元,比同性能的悍马EV便宜近3万欧元。

欧盟认证的MHERO I版本做了针对性改进:

1. 充电接口兼容欧洲CCS标准

2. 车宽缩减至2050mm以适应老城区窄路

刚刚!东风猛士,大放异彩!硬派越野的全球突围战-有驾

3. 增加冬季包(含-30℃低温电池预热系统)

三、智能越野的真实体验

猛士科技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座舱,实际操作中亮点在越野场景:

通过车顶激光雷达实时生成地形三维模型

12个摄像头组成的“透明底盘”系统延迟仅0.3秒

语音指令能直接控制差速锁启闭

但车主反馈也有槽点:车机菜单层级过多,越野时操作不够便捷。某汽车论坛的投票显示,37%用户更习惯物理按键控制越野功能。

四、续航能力的争议

官方标称CLTC续航505公里(增程版802公里),但实际越野工况下:

刚刚!东风猛士,大放异彩!硬派越野的全球突围战-有驾

纯电版在沙漠穿越时续航缩水至280公里左右

增程版满油满电状态可支撑8小时岩石攀爬

对比同样走硬派路线的比亚迪仰望U8,猛士917的电池管理策略更激进:允许电量降至5%才启动增程器,代价是极端环境下可能出现动力间歇性衰减。

五、维修体系的硬伤

海外用户最头疼的是售后。目前全球仅有23家认证维修点,更换一块电池模组需等待45天(国内平均7天)。某荷兰车主因撞坏前悬架,不得不花费1.2万欧元空运配件。

国内情况稍好,但非铺装路面长期行驶后,空气悬架故障率比城市SUV高40%。4S店数据显示,平均每3万公里需要更换一次下支臂胶套。

六、谁在买这款车?

国内上险量数据显示:

65%车主来自煤矿、油田等能源企业

刚刚!东风猛士,大放异彩!硬派越野的全球突围战-有驾

20%是越野俱乐部改装爱好者

仅有15%为城市日常代步用户

有意思的是,深圳某经销商透露,约8%买家是用来抵债的房企老板。这些车通常选装价值18万的防弹玻璃包,但实际连郊区都没开出去过。

写在最后

猛士917的实用性得分:

越野玩家:★★★★☆(扣分在续航)

城市家用:★★☆☆☆(5.2米车长停车困难)

商务接待:★★★☆☆(后排舒适性一般)

它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证明中国车企也能造出比肩奔驰G级的机械素质。只是要成为全球市场的长期玩家,东风还需要在售后体系和细节体验上多下功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