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某款智能SUV预售火爆,四万八千多的订单堆成了新一代消费主义的长城,38亿的业绩晃得特斯拉Model Y直想找地方坐会儿缓缓。果然,时代变了,连爆款都开始讲究门面担当和智商担当齐飞,坐在成都车展的头把交椅上还得揣着点幽默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技术革命,还是价格跳水。
在这场20万级SUV的宫心计里,出现了一个名为“智己LS6”的狠角色。本不打算关注汽车,毕竟骑共享单车也能体验人生百态,但实在架不住铺天盖地的宣传,直接拿续航和配置大鞭子抽自家传统燃油表弟,抽得后者油都嫌贵,电都想充。说到底,这年头还有啥不是“现象级”的?除了我的工资依然稳定地“平庸”。
但别以为这个爆款仅靠宣传砸出来的。在动不动就“突破”“重构”“价值标杆”的新媒体嘴里,连泡面都能炒成健康餐。可LS6就真的不光吹牛,毕竟连我这种全年不开车的人,都能记住它自带一撮“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听起来像是传说中的宇宙黑科技,点火瞬间跑到另外一个次元,连隔壁老王都能举着油桶来膜拜。
先不说别的,单凭综合续航一千五百多公里的成绩,这简直是在变相劝退速度与激情。朋友们,不买LS6你真的不配拥有“城市自由”,毕竟这年头好像只有自由续航了。每天早高峰堵成牛皮糖,车辆续航却能跑出四百五十公里一口气,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也就只是朋友圈的段子素材了。而且别忘了,这续航还是CLTC标准,不是某些品牌表示慎用的NEDC——就是那个实际总减点水分才健康的标准,毕竟诚实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官方。
补能这事吧,已经不是充电速度快慢的事,而是要拼谁让“懒人”最舒服。智己LS6说得漂亮:15分钟充电310公里,喝杯咖啡刷个短视频,车就充满了。多贴心啊,现在连汽车都知道比起马力,躺平速度更重要。要么,就是看准了我这种社畜,忙里偷闲抽个空,车也能变骚包,晚上顺便再给自己续一杯野格汽水。
要说省钱,智己LS6又把算盘打得飞起。电车体验、油车补能,横跨技能树,油嘴化电车,电心拼经济。才2.07L百公里的能源消耗,按7块钱一升油算,省着点开,几年下来节约的钱都快攒下一辆五菱宏光。以前大家说买新能源不实惠,是厂家没下狠手。现在人家卷起来,直接省一辆车,还能顺带让你多活一次。
可笑的是,燃油车的自尊早就在电动浪潮面前碎成了渣。你还以为插混只能“得个吉祥”,现在主力消费者里有52%都是从燃油车“投奔革命”,这气势比互联网大厂的裁员率还高。毕竟谁不想省钱?谁不怕油价如上青天?以前说解放思想,现在要“解放钱包”才对路。
要问新能源汽车为啥总是困在北方冰窟里?因为电池一寒冷,续航劈叉,车主欲哭无泪。可这LS6居然在零下三十度都不尿电?电池续航保持率85%,让“东北户外党”感动哭了。什么“抗寒神器”,什么“温度黑科技”,只差给电池穿个羽绒服贴个暖宝宝。连新疆、内蒙都占到37%订单了,过去电动车怕冷,北方市场像高考数学题,现在直接全解。厂家果然比我聪明,人家真的是冷静思考了一下怎么直接解决用户最大的心结,比“热搜”靠谱多了。
科技时代讲配置,“内卷”已经卷到地板砖都不完整了。你要激光雷达?别家加三万选装,我标配。OrinX芯片听过没?我同样配齐。这年头配置表跟火锅底料似的,啥都想往上堆。最离谱的是啥,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画龙点睛插眼开挂,直把智能驾驶的门槛拉到马路牙子上。
底盘技术更是个人才,智慧四轮转向让中大型SUV都开出了小型车的灵活,轴距2960mm转个弯不用靠掰方向盘的老方法,马路边随便停,旁边宝马奔驰都服气。你以为大车就臃肿?不好意思,人家能“扭腰”——不是健身,是科技。
至于空间利用率,厂家也拼得头皮发麻。90%的空间转化率,这都搞出“大空间经济学”了。副驾“超级右排”有4D按摩,11升电冰箱还能装下我一个礼拜的速食,B&O音响、自动遮阳帘,里子面子全都扔在你脸上,不怕你数,就是怕你不会享受。豪华感就得这么点缀出来,谁说20万级不能享受五星级待遇?“自己开爽,家人坐得舒服”,这听起来就像中年危机的终极解药,不用辞职环游世界,在车里冥想足够幸福。
说到底,最狠的还是价格悬崖跳水。20.99万的起步价,拉下智界R7、小鹏G9等一众对手一大截。核心配置全是标配,这就像大润发突然说蓝月亮随便送,消费者不用对着配置单算数学题,预算再少也能提前享受以往百万豪车的待遇。讲真,这要不是厂家“技术平权”,怎么敢掀这么大桌?
当然,作为吃瓜群众的我,看到这里只想问一句:这样的SUV,能送外卖吗?是不是还能自个儿去考科目三?别怪我调侃,谁让现在买车买的都是恐惧和自恋:怕没有里程,怕不够智能,怕被朋友嘲笑过时。新能源车已经从贵族走向粥铺,每个人都能有一杯羹,哪怕明年还能不能上班都不确定。
想想其实挺感慨,以前买车是为了“跑得快”,再后来想“装得多硬件”,现在是能不能“装得下家人的期待”。从燃油到电动、从电动再到增程,到底是技术改变了人生,还是我们早已在周期里来回徘徊被收割?
你看那些买LS6的用户,个个都像刚刚实现逆袭的人生赢家,殊不知这才是刚刚开始的智能车时代,下一站是飞天遁地还是原地蹦迪,谁也说不清楚。厂商卷技术,用户卷焦虑,商战卷到最后,留下一堆瘦身广告和挡把按摩椅,真是让人忍不住想作诗一首:“寒江雪里车难买,等到三年又折腾。”
写到这忽然明白,其实我们买的不是车,是对未来莫名的一点安全感——或者说,是不敢跟时代脱节的焦虑。毕竟,价格再低只有先薅到羊毛才算胜利。要我说,这场“智能SUV之战”,最后赢的,不过是我们这群什么都想占便宜,却又最怕被淘汰的都市可怜虫。奔驰宝马尚且忧虑被后浪拍死,我们守着补贴和价格战偷着乐,也是难得的现代人间喜剧。
当然,如果真有一天,可以用打车券换辆SUV,那我愿意当第4.8万个预定者——毕竟谁还没个科技梦呢?开着LS6冲进下一个荒诞故事,路上停车喝咖啡时,不忘自嘲一句:原来,车厂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之后,最大的焦虑才刚刚开始。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