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来了,小电驴为啥变慢驴,原因早说清楚了

最近,很多骑电动车的朋友们可能都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以前骑的“小电驴”,油门一拧,速度嗖嗖地就上去了,跑个三四十公里的时速是家常便饭,带个人上个坡也显得很有劲。

可是现在新买的电动自行车,总感觉使不上劲,骑起来软绵绵的,速度最快也就到二十五公里每小时,快要到顶的时候车子还会发出提示音,感觉像是被限制住了。

不少人开玩笑说,这“小电驴”都快变成“小慢驴”了。

新国标来了,小电驴为啥变慢驴,原因早说清楚了-有驾

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是不是现在的厂家为了省成本,把车子给做差了?

其实,这并不是车子本身变弱了,而是因为一项重要的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什么样的车才能被称为“电动自行车”。

要理解为什么现在的电动车变慢了,我们得先回头看看新国标出台之前是个什么情况。

在那个时候,电动车市场可以说是相当混乱,缺乏统一和严格的标准。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动车”,有些车子外观和摩托车几乎没有区别,但却打着电动自行车的旗号在卖。

这些车速度惊人,有的轻松就能跑到五六十公里的时速,在非机动车道上飞驰,对行人和其它骑车的人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

同时,这些车辆的重量也普遍超标,为了追求长续航,很多车装上大容量的铅酸电池后,整车重量能达到一百多公斤。

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又重又快的铁疙瘩,一旦发生碰撞,其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当时,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都居高不下。

此外,很多小厂家生产的电池质量不过关,充电时发生自燃、爆炸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乱象,让电动车回归其作为非机动车的本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国标才应运而生,并于2019年正式实施。

新国标的核心作用,就是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明确区分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

新国标来了,小电驴为啥变慢驴,原因早说清楚了-有驾

我们感觉到的“慢”,正是因为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

这是硬性规定,现在的合规车辆在出厂时,其控制器程序就被设定好了,一旦速度达到这个上限,系统就会自动限制动力输出,所以无论你怎么拧油门,速度也上不去了。

这从根本上杜绝了超速行驶带来的风险。

其次,对整车重量也做了严格要求,包含电池在内的整车质量必须小于或等于55公斤。

相比以前动辄八九十公斤的“大块头”,现在的车子轻便了很多。

这样做的好处是,车辆的惯性小了,刹车距离更短,万一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也相对较小。

但重量减轻的代价就是,整车的结构和用料会更轻量化,承载能力自然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新车在载人或者爬比较陡的坡时,会感觉动力有些“吃力”。

再者,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额定功率不得超过400瓦。

电机功率就像是车辆的“心脏”,功率小了,车辆的爆发力和瞬间提速能力自然就弱了,尤其是在起步和爬坡时,那种强劲的推背感就很难再体验到,骑行感受会更加平缓。

最后,新国标强制要求车辆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

这个设计强调了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属性,意味着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依然可以像普通自行车一样依靠人力骑行。

新国标来了,小电驴为啥变慢驴,原因早说清楚了-有驾

这个脚踏板,正是它区别于摩托车的一个重要身份标识。

所以,速度、重量、功率和脚踏板这四项规定,共同决定了现在的合规电动自行车必然是一种轻便、慢速的代步工具。

虽然感觉上没有以前的车“猛”了,但新国标带来的并不仅仅是限制,更多的是安全保障的全面升级。

比如,所有合规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通过国家的3C强制性产品认证,这意味着车辆的电气系统、防火性能、机械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家标准,大大降低了因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风险。

此外,车辆必须配备车速提示音,在速度较快时提醒周围的行人注意安全;必须安装完善的灯光和反光装置,确保夜间骑行的安全性;刹车时电机自动断电的功能也成了标配,避免了紧急情况下因操作失误而发生危险。

当然,对于确实有长途通勤、载重需求,或者觉得25公里时速无法满足日常出行的朋友,新国标也并非堵死了所有的路,而是指明了更规范的选择。

如果你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动力,可以选择购买属于机动车范畴的电动轻便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

电动轻便摩托车的时速一般在25到50公里之间,动力更强,但它需要上蓝色的机动车牌照,骑行者需要持有F、E或D类驾驶证,并且要购买交强险,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而电动摩托车的性能则更进一步,时速可以轻松超过50公里,完全可以媲美燃油摩托车,它需要上黄色的机动车牌照,骑行者则必须持有E或D类驾驶证,并遵守所有机动车的管理规定。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小电驴”变“小慢驴”,是国家为了整体交通安全和规范化管理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它不是为了让车变差,而是为了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能够找到合法合规的对应产品。

对于大部分只是用于买菜、接送孩子、短距离上下班的人来说,时速25公里的电动自行车其实已经足够使用,而且它无需驾照、管理成本低、安全性更高,是最便捷的选择。

如果你的出行需求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那就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考取相应的驾照,选择电动摩托车。

那种既想要摩托车的性能,又想享受自行车便利的“钻空子”想法,在新国标的框架下已经行不通了。

在选购车辆时,我们也要擦亮眼睛,选择符合新国标、带有3C认证标志的合规产品,切勿听信商家所谓“可以解除限速”的说法,因为驾驶非法改装的超标车上路,不仅无法上牌,还会面临被交警查扣的风险,安全更是无从谈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