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刷新纪录,小米YU7打样,国产电动车集体进步

现在的电动车市场,活像江湖百家争鸣,有点像新冠期间居家抢菜,快的能吃上新鲜的,慢的只能闻闻味。两个月前,小米YU7像武林高手下山,豪气冲天地来了一场24小时耐力挑战赛,最终创下了3944公里的惊人成绩。这一下,不仅超越了奔驰、保时捷等洋品牌,还打了不少“电动车不过如此”的质疑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小鹏P7刷新纪录,小米YU7打样,国产电动车集体进步-有驾
小鹏P7刷新纪录,小米YU7打样,国产电动车集体进步-有驾

这个耐力挑战,绝对不是一般路测。要在24小时内保持210km/h以上的高速,这对车子的能耗、续航、快充能力、以及散热系统,都是赤裸裸的考验。每一项都像是刷副本里的最终Boss,马虎不得。你以为能跑快点就了不起,殊不知坐在流量榜单上的还有一群“跑得快死得也快”的选手,这场比赛追求的不光是速度,更是综合实力。高速续航,快充,电池管理,甚至是每一滴汗和一处螺钉的坚固,缺一不可。

但令人意外的是,自从小米YU7完成这场高强度比赛后,其他品牌好像都默契地按了“静音键”,没有人愿意上场再试身手。毕竟能不断维持高速巡航,还要频繁高功率快充,这对于绝大多数电动车来说,比让社畜每天加班还要难。不过,有一辆车偏不信这个邪——全新小鹏P7悄然登场。

就在昨天,小鹏P7刷新了纪录,24小时跑出3961公里,比小米前作多了17公里。听起来似乎是微小的差距,但在这种极限游戏里,每一公里背后都是技术的突破和工程师漫长的夜晚。新纪录的背后,是全新P7在耐力和能量管理上的重新定义。

数据显示,这条赛道每圈只有10公里,小鹏P7得保持223-228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这速度,连高铁都要侧目一眼。更要命的是,充电时间只能控制在12分钟以内,每充一次电就要跑120到130公里。小鹏P7得在44分钟内完成一个循环,一共要坚持33次。你说是拼命三郎,其实更像是一头倔强的老牛,咬牙切齿拖着巨石往终点蹭。

如果说日常用车是温情的烟火人间,这种极限测试,就是烈日暴晒下的钢铁修罗场。不单要验证车辆的功率输出极限,更考验了它的极速快充能力。能在若干次高频率充放电下不崩溃,真正让人见识到国产纯电的硬实力。一句话,续航越长、充电越快,最后的总成绩才能漂亮。如果说以往中国品牌被人诟病“能跑不能续”,现在总该有人摘掉有色眼镜了。

当然,成绩一出来,汽车圈一下子高潮。不仅小鹏P7团队欣喜若狂,就连小米老大雷军都亲自站出来发贺电。雷军的祝贺词其实很有看头:“我们一起努力,不断用严苛的标准打磨好产品,共同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简短九个字,背后却藏不住行业角逐的火药味。一辆车能在极限赛道上跑到天昏地暗,另一家对手送上祝福,不是恐龙互啃的最好注解,又是什么?

如果说之前纯电耐力测试是一场独角戏,现在则成了百家争鸣的大舞台。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今天,从以前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到现在敢在全球面前亮剑,靠的不是画大饼,而是一场又一场的实战检验。而最新的纪录,只不过是中国电动车,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的脚注。要我说,明天还有更多P7、YU7、X7会登场,谁能笑到最后,还真的未必。

小鹏P7刷新纪录,小米YU7打样,国产电动车集体进步-有驾

至此,我们反而可以宽厚地看待中国品牌间的“你追我赶”。与其说这是残酷的内卷,不如把它看成是整个行业一起往上攀的台阶。从小事窥见大势,几家车企隔空喊话,好像武林豪杰惺惺相惜,彼此较量,最终却把整个江湖带上了新的高度。这本身,比任何口号、荣誉都要更值得欣慰。中国制造,何须自卑?大家都在路上,一起赶考,才是最好的风景。

小鹏P7刷新纪录,小米YU7打样,国产电动车集体进步-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