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

九月份,造车新势力的销量都很吓人,尤其让人没想到的是零跑,直接卖出了66657辆,跟去年同期比几乎翻了一番,成了第一个月突破6万的品牌。

你说它靠啥?不是光靠嘴皮子,而是真抓住了用户的真正需求。目前,打算花10到20万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早就不再迷那些虚浮的品牌噱头了,反倒更看重高配置配低价格的实惠。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零跑最厉害的地方,搞得就是把高价车里的那些配置往低价位放,比如说12万的C10就装了激光雷达,以前这想都不敢想,现如今却成了现实。

挺有意思的是,它的第100万台车出厂那天,竟然因为百万级别的合同纠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创始人朱江明也被限制高消费了,不过销量一点也没受到影响。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其实这也算正常,买这种价位的车,主要关心的是用小钱能不能买到值不值得的东西,像这些场外的事情谁管呢。

不过零跑也不是没有问题,接下来打算冲25到30万市场的D19,再加上跟Stellantis的合作,要是弄得不顺,挺容易陷入低价走量但不赚钱的怪圈。这个可就是所有靠性价比起家的品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这次小米算是熬过来了,九月交付突破了4万辆,环比增长了33%,一下子把理想挤到了第五名。

关键在于产能终于跟上了,SU7和YU7能够大批量交付,之前积压的订单也算是解开了一部分。

不过麻烦还是不少,SU7标准版要等上九个半月才能提车,YU7的等待时间更长,超过一年,有不少用户从最开始的满心期待变成了焦急不安。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而且,小米毕竟是新晋的品牌,关注度那可不得了,一点小毛病都能被放大放大。九月还因为智驾问题召回了十多万辆车,虽然官方强调只要软件升级就能搞定,可这事还是让很多准备下单的消费者心理打了个问号。

说句实话,产能提高只算是开了个头,接下来米要好好琢磨怎么在速度和质量之间找到个平衡点,不能让等待的焦虑变成口碑差评。不然从一个网红品牌变成稳固的老牌,难度那可是不小呀。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再看看那些老牌的头部企业,日子也不太好过。小鹏9月卖出了41581辆,比去年同期涨了95%,第一次突破4万台,表面看挺不错,但其实主要靠大规模的促销赌收益,比如五年零利率、零首付、零手续费,最高还能享受贴息55700元,还可以叠加25000元的以旧换新补贴,有的车优惠甚至超过8万元。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其实,这样的策略撑不了多长时间,现在只有MONA M03还能拉动销量,月销量突破1万,被看好的新P7热度也掉得挺快,一个月下来才三四千单左右。

更难搞的是,小鹏还在发力海外市场,要把2025款G6和G9推到瑞士、奥地利去,肯定得花不少钱,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回报,接下来怎么既能保证销量,又能保持利润,真是难题。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问界倒是走了自己的一条路,9月交付了40619辆,虽然增长速度不算太快,但质量挺高的。M9成为了50万价位的销售冠军,M8则是在40万以上市场表现最佳,这两款车合起来占了将近八成的销量,那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已经牢牢掌控住了。

新上市的M7刚一亮相,就被不少人看好,说产能稳定了后,月销量有望攀上2万辆。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华为现在又推出了智界、享界这些新品牌,想着少点仰仗问界,可新品牌起来得太慢,尚界H5刚上线一个小时就卖出了1万,却远远比不上新M7的3万销量。

要是掌握不好平衡,反倒会把资源搞分散,还会拖累问界的势头,这个平衡的学问可不能掉以轻心。

蔚来和理想的事情更头疼些,蔚来靠多个品牌铺开,从10万到40万以上的市场都覆盖了。9月卖出了34749辆,去年同期增长了64%,可是问题一堆,蔚来这个品牌还没回到以前2万多辆的顶峰,基数太低,根本难以撑起整个局面。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理想的情况也挺尴尬,九月只卖出了33951辆,同比少了37%,老款的L6从月均两万掉到一万一,基本靠新款的i6撑场面,可是说实话,i6和L6都要卖24.98万,这不是自己跟自己抢客吗?有人说理想想反弹的话,得等到明年L系列的大改款,否则挺难再上台阶。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跟大家总结以下三个明显的发展方向。第一,增程技术已经不再是过渡的临时办法了,就算一直走纯电路线的小鹏也推出了X9增程版,原因很简单,毕竟用户还是担心续航焦虑,既能用油也能用电,心里更踏实。

第二,老牌豪华品牌也开始正儿八经搞新能源了,比如奔驰的纯电CLA在国产化的基础上,还搭上了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以前新兴品牌靠智能化抢先,现在这些传统豪华牌子也跟上脚步,得想办法找出自己的独特竞争点了。

十一黄金周造车新势力九月销售战报,黑马崛起引发老牌厂商焦虑-有驾

第三,高端配置在往普通车里渗透得真快,比如800V的电池系统、5C的快充技术,现在都出现在一些价格更亲民的车里。将来拼的也不是谁有更牛的技术,而是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把这些先进的配置带给消费者,才是真本事。

到2025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新兴力量的排名还会有变化。

想笑到最后,肯定不是靠一点点优势就行的,得既能压缩成本,又能搞出差异化,还得稳住自己品牌的根基。这早不只是比谁卖得多的事,而是个看整体实力的持久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