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撞了劳斯莱斯,碎的不是车,是千万富翁的结界

讲真,陈震老师这事儿,最有意思的不是车祸本身,也不是谁全责,而是它用一种极其惨烈且昂贵的方式,为我们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绝对的现实面前,一切品牌玄学,都是纸老虎。

或者说,任何试图用钱构建出来的“结界”,在物理学定律面前,都脆得跟压缩毛巾一样,一泡就开。

事情很简单,知名车评人开着他的劳斯莱斯闪灵,duang,撞了。交警叔叔过来一看,大手一挥,全责。陈震老师本人态度也很好,道歉,认错,配合,一套丝滑小连招,处理得体面又周到。

陈震撞了劳斯莱斯,碎的不是车,是千万富翁的结界-有驾

你看,这事儿从流程上说,完美闭环了。

陈震撞了劳斯莱斯,碎的不是车,是千万富翁的结界-有驾

但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事儿的主角,是一台劳斯莱斯。

这就坏了菜了。

劳斯莱斯是什么?它是一台车吗?是,但又不完全是。它本质上是一种现代工业社会里最昂贵的“金钟罩铁布衫”。当你花几百万、上千万把它请回家的时候,你买的不是那四个轮子和那个铁壳子,你买的是一种“豁免权”的幻觉。

一种“我跟你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的心理结界。

这个结界,理论上应该能帮你隔绝马路上的所有牛鬼蛇神,能让那些试图加塞的网约车心生敬畏,能让外卖小哥的电瓶车自动绕行,甚至能让碰瓷的大爷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演技配不配得上这块车牌。

你开着它,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主角,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护身法宝,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违者破产”的王霸之气。

这,才是劳斯莱斯真正的产品力。它的NVH再好,它的星空顶再亮,它的羊毛地毯再柔软,都不如这个“心理结界”值钱。

然而,陈震老师这一撞,直接把这个最昂贵的结界给撞碎了。

稀碎稀碎的。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潜在用户:没用。不顶事儿。你花一千万买的护身法宝,在一个普通的路口,面对一辆普通的车,该怎么撞还怎么撞。物理学他老人家一视同仁,管你是五菱宏光还是库里南,动量守恒定律是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

这就很尴尬了。

这就像你花重金请了个雷电法王杨永信给你做电疗,指望能打通任督二脉,从此考试门门一百分。结果电了半天,最后告诉你,该背的单词一个都不能少。

那种从信仰巅峰跌落到现实谷底的失重感,才是这次事故最大的次生伤害。伤害的不是陈震老师本人,而是劳斯莱斯这个品牌,以及所有相信“价格=豁免权”的信徒们。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每天开着买菜车在路上躲闪腾挪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新闻,心里第一反应不是同情,也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种奇怪的…安心。

一种“哦,原来你们也一样啊”的释然。

这就好像你每天吭哧吭哧地搬砖,看着老板们坐着埃尔法出入各种高级会所,你觉得你们之间隔着一道天堑。结果有一天,你看到老板的埃尔法,在菜市场门口因为抢一个车位,跟一个卖白菜的大爷吵得面红耳赤。

那一瞬间,天堑就消失了。大家都一样,都得面对堵车,都得面对抢车位,都得面对交警叔叔的判决。

车祸,尤其是豪车车祸,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众生平等器”。

讲真,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缺德,把人家车祸跟修仙渡劫失败放一起,三观有点歪。但是,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一个顶级氪金玩家,穿着一身神装,结果出门被新手村的野怪给秒了。这事儿传出去,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这游戏的数值策划,肯定要被玩家喷到祖坟冒烟。

陈震撞了劳斯莱斯,碎的不是车,是千万富翁的结界-有驾

劳斯莱斯就是那个数值策划。它精心设计了一套“品牌玄学”的数值体系,结果被一个简单的“路口实战”给破了防。

当然,陈震老师的道歉声明写得堪称公关典范,什么“一切以官方通告,车辆EDR数据为准”,专业,冷静,把锅甩给了冰冷的机器。但是,大家想看的根本不是那个所谓的“赛博功德箱”里记录了什么,大家看到的是,那个神话,破了。

劳斯莱斯卖的从来不是车。真的不是车。它卖的是一个梦,一个结界,一个“我跟你们不一样”的身份牌。

这个身份牌,才是核心资产。

这个身份牌,才是溢价本身。

这个身份牌,才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当这个身份牌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次简单的交通事故干穿的时候,它的价值就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玄学光环的破碎,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这些年,车圈越来越不讲道理,大家都在卷,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总有那么几个品牌,高高在上,仿佛自带任意门,可以无视一切内卷法则,靠着品牌光环躺着数钱。奔驰也好,劳斯莱斯也罢,它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让你相信,你买的标,比车本身更重要。

这是一种信仰税。

而陈震老师,以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亲自当了一次破壁人。他告诉我们,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到头来,决定你通勤体验的,不是你的车多少钱,而是你家门口那条路,今天堵不堵车,以及有没有一个不长眼的憨批突然变道。

写到这我想起我前两天点外卖,备注了不要辣,结果送来的红油都能养鱼了。你看,这就是现实,充满了不可控。

所以,别再迷信什么品牌玄学了。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特斯拉的FSD,而在于能不能躲开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汽车安全的终极考验不在于碰撞测试拿几颗星,而在于能不能在对方全责的时候,让自己的修车费少一点。

这才是真实的人间。

从这个角度看,陈震老师撞的不是车,是车圈的“偶像包袱”。

这一撞,挺好。

简直就是行为艺术。

当然,很多人会说,你这是酸,是仇富。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商品的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它就不再仅仅是商品了,它成了一种公共符号,一种被赋予了过多意义的图腾。大家讨论它,解构它,甚至嘲讽它,都是这个图腾必须承担的代价。

这本身,就是它高昂价格的一部分。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撞车反而是对劳斯莱斯品牌价值的终极肯定——只有你撞了,才有这么多人关心。你开个宏光MINI撞一下试试?除了保险公司,谁理你啊。

陈震撞了劳斯莱斯,碎的不是车,是千万富翁的结界-有驾

所以你看,这事儿又绕回来了。撞碎了结界,但又因为撞碎结界引发的巨大关注,反向证明了结界的存在。

这逻辑,简直比道诡异仙还克苏鲁。

最终的结论就是,这次车祸,是陈震老师整个“劳斯莱斯车主”行为艺术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最华彩的乐章。没这一撞,这台二手闪灵的故事线,根本就不完整。

不装了,摊牌了,这波是顶级玩家的终极整活。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