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的新车上牌规矩,最近邻居老齐骂骂咧咧地和我提了句,说油车要是不够省油,根本上不了牌。“你问小李,轩逸以后都得喝白开水,你信不信?”老齐边说边掏烟,后备箱里那瓶早就见底的玻璃水晃来晃去。他家那辆帕萨特,前年换的2.0T,据说市区开个6.5升,已经算抠门儿,他还不乐意。
市里新规传开,朋友圈全在翻旧账。豪言壮语也没人信了,“轩逸帕萨特都超标”成了梗。你要是细看新标准,轻车要求百公里别超2.57升,重一点3.3升,胖子也别油大过4.7升。可这数字,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懂,觉得就是为难人。
顺嘴提一句,年初修车厂一哥们冷不丁和我闲聊:“省油靠宣传,真拉路上,别信表。”他还说去年冒出来批新型氢动力发动机,宣传一听宇航科技,其实都还在实验室里。前阵子群友里,一个开GL8的老弟,各种不服,研究怎么给自己车套个混动电机,弄得群里都起哄:到2026年油一扫,敢开GL8上下班你是狠人。
奥迪那边腔调高:“咱不争纯电。”可到底还是上了个啥Q6 e-tron,说有种新型快充,二十分钟到八成电。有意思的是宝马,今年B48那台传统机子居然据说刷了程序以后省油又快了点,结果实际小道消息说市区没大区别,倒是i5推了个新电池,续航多出五十公里。丰田铁公鸡本色,混动技术掏了底儿,老听说动力总成压榨到极致,“省油王”这称号没人跟它抢。群里流传一段视频,有人亲测卡罗拉双擎堵车开着,油耗2升出头,听着像录播合成的,可交警大队那哥们天天用,说确实真有。
新车企基本全扔下三板斧:发动机要能忍,油耗死掐进四十热效率,开起来吧,动力那叫一个佛系;加48V轻混,红灯停自动灭,车一动就上电,出租师傅直说熄火声听得烦;再就是能省重量的都省,底盘用铝的,隔音薄得一摁下去咯吱响。以前关门“嘭”地一声,现在成了“啪哒”,邻居还以为买了假货。
电车自个儿也慌。政策下“刀”了,能耗太高的直接抠成绩。要是指望以前高能耗那套,连补贴都没戏。倒好,报废老油车再买纯电,钱是真发,有发票就能领,上海的哥老陈说他一年碳积分又能混出一千多块油钱。
还有点小八卦,混动车型现在倒成了跨省“神器”。我有个做建材生意的大哥,每个礼拜都江浙沪开,高铁太麻烦,混动DM-i那种,一直夸油花少得很,服务区插电都不用等。越野圈里之前说油电耽误事,坦克300混动的那辆,真跑沙地据说油耗能从12升掉到8升左右,老张试了一把,“真省点心,底子还结实。”
有些冷门配置你得琢磨,比如现在顶配混动才给前排电加热、VOC空气监控,高配才给方向盘气囊加厚。前段时间小区楼上那姑娘新换的小鹏,副驾能放平躺下,不过风噪比之前老SUV大了,她吐槽说高速上得放重低音才能盖住风。
说来也怪,大家光讨论油还是电,实际上混动才成了夹缝王者。插混、增程、48V全上,油电混血产业链硬是变花活。有朋友还在群里误传,说2028年起方向盘都该没了,自己开成了“充电宝”,听着像科幻电影——但小鹏的那啥自动变道,去年底我真试过,吓得手一直没敢松。
尾巴上再提一句:那天晒朋友圈,老齐在修理厂门口拍了张照,说补贴窗口这几年恐怕只剩两拨人能薅,一拨是会等,一拨是手快。今年改明年又改,说不准哪个月又冒出新补丁、旧车换新政策变脸,到时候谁还在意你油电混的什么色?还是修车师傅说得对,“补贴没领完,动力都随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