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车企遇冷
罗马夏天的热浪还没散,车市却已经凉了。7月份,意大利的新车销量同比下跌了5.11%,总共卖了118,493辆。在这背后,本土大厂Stellantis的表现特别惨,销量直接暴跌了13%,简直扎眼得不行。菲亚特、Jeep、标致这些原本在自家地盘上挺风光的“本土王牌”,这次却集体栽了跟头。唯一让人稍微有点安慰的是,Stellantis的市场占有率从24.55%微涨到了25.8%,就这么一点点小进步,算是给这个老牌车企留了点面子。
比亚迪全球扩张成功
当传统汽车厂商还在泥潭里挣扎的时候,一股来自东方的亮色却打破了阴霾:比亚迪在意大利的销量,从去年同期的205辆,一下子飙升到了1967辆,整整翻了十倍!这个中国品牌就这样一下子超越了百年老牌阿尔法·罗密欧。现在,意大利的展厅里,人们摸着比亚迪宋PLUS DM-i的方向盘,用订单重新定义了对本土汽车品牌的信仰——虽然菲亚特还是那个老大,但亚平宁半岛的汽车格局,已经悄悄变了天。
其实,比亚迪在意大利的成功,只是它全球扩张的一个缩影。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就突破了47万辆,同比暴涨132%,这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海外销量总和。尤其是在以前被看作“中国汽车禁区”的欧洲市场,比亚迪的进攻更是势不可挡:
- 在西班牙,比亚迪实现了惊人的756.1%增长,单月销量破万,市占率已经快接近10%了;
- 德国市场也是一样,单月卖了1857辆,同比暴涨824%,直接让大众坐不住了;
- 而在巴西,比亚迪几乎完全掌控了新能源市场,半年就卖了4.7万辆,是第二到第十名总和的两倍。
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比亚迪欧洲逆袭之路
这场逆袭可不是碰巧的。特斯拉在欧洲已经连着七个月跌跌不休,像瑞典直接暴跌了86%,法国也跌了27%,意大利也降了5%。但比亚迪不一样,它靠技术实力和本地化策略,硬生生打破了偏见。
从米兰到马德里,比亚迪搞起了“扫街式”的试驾活动,让欧洲人亲自坐进中国车里体验。350家经销商网点就像神经网络一样,深入到每一个社区。10款不同车型精准覆盖各个细分市场,哪儿有需求就打哪儿。
像海狮07拿到了欧澳双五星认证,海鸥还拿了“2025世界城市车”的称号,这些产品用安全和品质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也说明了行业正面临寒冬:6月份欧盟新车销量同比下降了7.3%,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大市场全线飘绿。但在冰层之下,电动化的浪潮还在持续高涨——今年上半年,欧盟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份额已经涨到了34.8%。而比亚迪这样的“新势力”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翻了一倍,达到4.5%,正在慢慢抢走传统巨头的蛋糕。
新能源汽车出海新趋势
当Stellantis因为股价暴跌17.4%而发出盈利预警的时候,比亚迪的经销商却在忙着为半年内环比增长140%调配运输力量。都灵街头跑着的比亚迪车队,就像是一辆辆移动的预言:以前靠燃油车风光的日子,正在慢慢过去,真正敢于自我革新的人,才能掌握未来的方向盘。
意大利交通部的数据也见证了这一切:那些百年老品牌,比如阿尔法·罗密欧,现在已经被比亚迪甩在了后面。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产业更替的密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已经不再只是靠“便宜”打天下了。像比亚迪的海狮07,不仅拿到了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双五星安全认证,它的DM-i超级混动技术,也让亚平宁半岛的盘山公路成了展示舞台。从一开始被说成“廉价玩具”,到现在拿下“2025世界城市车”的称号,中国制造的含金量,正在欧洲重新被定义。
反观特斯拉,现在处境也不太好。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就承认,接下来会是“艰难的一个季度”。欧盟对自动驾驶的严格法规,让Model Y有点施展不开手脚,而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更是如影随形。当特斯拉柏林工厂还在为产能发愁的时候,比亚迪的出海舰队早已驶向更远的地方——新加坡全品牌销量第一,泰国纯电市场占有率35%,香港市场更是占了22.5%,亚太的版图,正一步步被点亮。
产业逻辑变革与技术突围
这场逆袭,说白了就是整个产业逻辑在变。以前欧洲车企忙着应对美国的关税,还要花大钱转型,忙得焦头烂额。而中国品牌呢,靠着电池、电机、电控这整条产业链的优势,直接杀出了一条血路。从电池自己造,到IGBT芯片也自己搞定,技术上实现了垂直整合,这让比亚迪这些企业更有底气,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你看,都灵那边的设计师在精心设计车子的外形,但车里跳动的,却是深圳那边研发的电动心脏。这说明全球化不是以前那种单方面的输出,而是技术和智慧的碰撞和融合。
**互动话题: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逆袭,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
**支持方**: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领先,加上本土化策略成功,现在在欧洲市场已经站稳脚跟了。
**反对方**:地缘政治风险越来越大,光靠补贴和低价,这种势头能维持多久还不知道。
**中立派**:短期增长确实明显,但长期能不能走下去,还得看技术能不能持续创新,服务能不能跟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