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增程巨兽真来了! 网友48小时前神预言,谍照直接拍脸上
小米的增程SUV真被网友猜中了! 就在雷军公开夸完理想汽车不到48小时,博主"整车异响咣当咣当"直接甩出一组小米六座增程SUV的运输谍照。 网友7月初还在评论区押宝"小米肯定要做增程",7月8日就被实锤打脸,这款代号"昆仑"的车型就躺在板车上,连尺寸数据都让车衣出卖了!
这张刷爆社交平台的谍照里,披着黑白条纹车衣的六座SUV明显比旁边的小米SU7长了十几厘米。 博主拿尺子比划着透露:"车长接近5米,但高度比问界M8矮一截。 "按问界M8官方数据5020mm×1945mm×1760mm推算,小米新车高度很可能压到了1750mm以下,成了市面上少见的"矮壮型"大六座。
更绝的是板车尾部藏了彩蛋,一台车身明显短一截的两厢车,车衣被大灯顶起的折痕连成一条直线,保险杠下方还有清晰折角。 这和旁边小米YU7的圆润线条完全不同。 车圈老炮儿们翻出小米专利图对比:灯组造型和2023年曝光的"两厢跨界车"专利高度重合。
雷军7月6日点赞理想汽车的余温还没散。 他在公开场合说"理想产品定义能力极强",评论区瞬间被网友攻占:"雷总这是要搞增程? ""坐等小米六座SUV! "结果预言成真只用了两天。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增程式车型在30万以上SUV占比冲到26%,理想L9单月交付破万。 小米这款车明显冲着家庭用户去的。
价格成了最大悬念。 小米现有三款车撑起了不同价位:纯电轿跑SU7卖21.59万起,溜背SUV的YU7定价25.35万起,顶配SU7 Ultra摸高52.99万。 增程版因多出燃油系统,成本至少增加4万。 乘联会统计显示,市面上六座增程SUV起售价普遍超30万。 对比理想L8的35.98万起、问界M7的30.98万起,小米"昆仑"大概率卡在32-35万区间。
板车上的信息量远不止新车。 运输车中段还有两台裹着伪装衣的车型,轮廓明显是SU7和YU7的改款。 大灯内部结构比现款更复杂,尾灯灯带也变粗了。 有供应链人士透露,这两款改型主要升级了智驾硬件,激光雷达从1颗增至2颗。
增程技术成了小米的新底牌。 博主根据车底凸起结构推断,发动机舱布局类似理想L系列,纯电续航预计180公里以上。 小米去年申请的增程专利被翻出来:系统热效率做到44.5%,比行业均值高出3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加油口设计在了左后轮上方,和纯电版SU7充电口位置相反。
理想汽车用户社区炸开了锅。 有理想L7车主在论坛发帖:"刚提车三个月就看到小米谍照,这增程技术要是和小米手机互联打通就绝杀了。 "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已支持米家设备控制,新款车很可能加入智能家居联动功能。
南京工厂正在为新车落地冲刺。 现场航拍画面显示,二期厂房设备安装已完成80%,自动化焊装线上密布着库卡机械臂。 厂区东侧堆着大量印有"联合电子"字样的增程器配件箱。 这家理想汽车的供应商,如今也出现在小米合作伙伴名单里。
华为产业链也在暗中联动。 博世工作人员在社交媒体发图,显示南京研发中心正在适配小米汽车的控制协议。 更实锤的是,宁德时代确认2025年将供货新版增程电池包,能量密度比理想现款高12%。
运输车照片里还能找到工程线索。 SUV测试车的轮毂比SU7小一圈,匹配更厚的胎壁。 动力工程师分析,这明显针对复杂路况:"增程车配大轮毂没意义,厚轮胎才能吸收颠簸。 "车顶行李架预留了激光雷达安装基座,说明高阶智驾会是标配。
新车的风暴眼在座椅布局。 谍照显示车辆采用2+2+2六座结构,中排独立座椅带电动腿托。 座椅供应商弗吉亚的内部邮件显示,小米要求开发"一键露营模式",联动座椅放平和空调系统。
价格谜底或许藏在运输单里。 眼尖网友放大板车驾驶室照片,发现运单上印着"试制车-081工程车"。 按照汽车行业惯例,试制车编号到080系列意味着量产前最终调试,量产时间锁定在今年年底。
最猛的信息源来自生产线。 小米南京工厂工人爆料,车间正在测试双车并行的总装流程,燃油版和纯电版混线生产。 冲压车间新到的模具刻着"KUNLUN"钢印,四门两盖的冲压精度要求达到0.1mm误差。
华为车BU前高管在采访中证实:"手机厂商造车优势在生态整合,小米车上可直接唤醒小爱同学关空调。 "目前小米SU7已支持米家空调智能启停,增程SUV可能升级为离车200米提前启动。
供应链传来的数字更直白。 联合电子给小米的增程器报价单显示,年订单量锁定15万套,这和小米南京工厂二期30万产能规划对半劈开,剩下15万显然是给纯电车型的。
板车上最神秘的短车身新车也有线索。 小米2023年申请的"两厢车型外观专利"里,日行灯贯穿到翼子板的特征和谍照折痕完全吻合。 这款车可能定位15万级,配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正面硬刚大众ID.3。
价格天平被用户调研撬动。 小米社区六座SUV专题投票结果曝光:86%参与者接受32-38万定价,主要诉求是"全家出行不充电"。 而理想L8车主调查显示,71%用户因纯电续航不足焦虑。
充电配置暴露战略差异。 运输中的测试车充电口在左后翼子板,但比SU7多出慢充接口。 国网电桩供应商透露,小米正开发增程专用充电桩,加油充电双管齐下。
工厂产能爬坡已开始计时。 厂区地面新增的试车跑道画了百米加速标线,连续弯道模拟城区路况。 停车场停放着近百台SU7商品车,但进出物流车主要驶向二期厂区。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名单浮出水面。 宁德时代供增程电池包,联合电子负责1.5T增程器,华为提供电机控制器,博世打包供应ESP和iBooster系统。 和2023年小米SU7供应商重合度超过80%。
华为正在协助测试智能座舱。 鸿蒙智行认证工程师社交账号显示,已入驻小米南京研发中心两周,重点测试车机多屏流转功能。 爆料人强调"主驾屏能直接显示儿童座椅温度监测"。
小米汽车销售体系也在扩容。 招聘网站新增"增程车型产品专家"职位,要求熟悉增程技术原理。 北京小米之家店员证实收到六座SUV产品手册:"讲车话术要强调可油可电,重点对比理想L8。 "
最硬核的证据是量产时间表。 中汽研流出的检测排期显示,小米SUV车型登录工信部公告的时间锁定在10月,路试车辆目前顶着38℃高温在吐鲁番测高温工况。 当板车运输这组照片全网刷屏时,测试车队正在甘肃祁连山压过碎石路面。 新势力阵营真正的鲇鱼,2025年初就要搅动市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