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去试驾三款车,刚出门就觉得轩逸的车身静悄悄的。开了几分钟后,路上司机朋友随口说:这车真温顺,像个乖宝宝,跑高速一点都不折腾。我心里暗自琢磨:是不是因为它那1.6L自然吸气,挂CVT换挡顺畅得让我感觉像在平地滑翔?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为什么CVT给人的感觉比双离合还顺滑?估算一下,CVT的传动效率可能在85%以上,然后它的优点大部分来自于连续变速,缺点是节奏感不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轩逸空调按钮屏幕都设计得大而明显,非常适合爸妈操作(他们对科技没那么敏感,但喜欢操作简便的界面)。但窗外的景色变换得慢了一点,心想:是不是因为它那没有那么追求炫酷的科技感?对比朗逸,它的双联屏高大得满眼都是科技感,UI界面也觉得比轩逸现代许多。你们觉得这个差别怎么看?我猜朗逸的多屏设计会让年轻人更喜欢,甚至刚开始开都觉得哇,这配置不错。
说到空间,家里那个工地归来的兄弟坐后排,他摸摸头发笑:坐着还挺宽的,头还不顶。我心想:典型的轴距2712mm,这在家用车里已经算挺长的了。实际上,他说哪怕我身高180,小腿也有两拳空间。唯一不足的,大概是中间凸起高,坐三个人会感觉像在挤牙膏,尤其是后排中间位置的乘客。这点我没细想过,看起来空间其实挺够用,但乘坐体验并不完美。
我刚翻了下笔记,发现后备箱大概有560升,堆满了生活用品都不在话下。等于带娃周末去超市,能装满婴儿车+奶粉箱+零食袋,感觉挺贴心。但朗逸的后备箱索性稍微小点,498升左右。实际体验发现,朗逸的后排头顶空间还算可以,走高速几小时腰也不酸,但坐着时膝盖感觉有点悬空(其实还跟你的坐姿有关,总不能整个身子往前坐吧?)。伊兰特的溜背设计带来帅气外观,但牺牲空间明显。坐后排头顶顶到,膝盖悬空,虽然细节设计贴心,充电口和挂钩还能挂外卖。
动力方面呢?我觉得开起来还算顺手。轩逸那套1.6L+CVT,平顺得像在滑行,早高峰跟车不慌乱。高速超车的话,要提前踩油门,但也不是不行,估算60-100km/h只要7秒左右加到到100。一年平均跑1万公里,油费算下来大约每年300块(高速4.9L/百公里体感)。挺适合爱懒散不追求速度的打工人。
朗逸的1.5T,那是动力在线,特别是搭载了类似保时捷那样的EA111技术,感觉像是压缩比和涡轮增压结合的小魔术。它的加速快,60-100km/h只要6.5秒,变道不用担心飘,很稳。实际测得,市区油耗在6.2L/百公里,应付家用也够用。就算开得快一点,动力还算给力。买这车的人是不是更偏向高速稳扎稳打?我觉得也是。
伊兰特的1.4T混动表现令人惊喜(体感测试:启动零百9秒内),油耗在4L左右。春节年休假期间,我曾问个朋友:2500块油够不够?,朋友说:够,省得慌,还比轩逸省一家三口的油钱。我猜测,也是因为混动系统结合了电机,低速时电动扭矩更大,飙车比燃油版更有劲(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我没细琢磨那些控制策略)。
配置方面,伊兰特的11.28万精英版配备了L2自动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还带LED大灯。比起轩逸纯家用版只给基础配置,伊兰特算是给了一个有诚意的价格。朗逸中间档也不错,双联屏、主动刹车都有,但L2辅助驾驶就得高配才能搞定。我心想:这是不是厂商为了低价吸引,又在中端配置上割一道?
其实伊兰特送三年免费养车,这点挺让我意外的。算下来,三年养车比轩逸节省2万,多出来的部分还可以买(开玩笑的,但你知道的?)更别说加个保险、换个轮胎,省个几千是很现实的。你们会不会觉得,配置越丰富,越觉得这车值这个价?
刚才我翻了个照片,看到伊兰特那条红线缝包真的很犀利,整车都在不断暗示:年轻,潮,也很真香。相比之下,轩逸更像个暖男,耐看懂事,稳扎稳打。朗逸则是标准德系派,没得挑剔,格局更均衡。
我还在想:到底买谁的人,心里在衡量什么?也是我自己没弄清楚。是不是惯了家用就最低配,安全更重要,还是心里偏向配置越多越喜欢,追求新鲜?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其实我也没给自己个明确的选车标准。(这段其实还挺难的,可能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吧)
但光看这些配置,到底哪个才是真卷王?也许……还是要看自己更在乎的点。你们说,买车最难的究竟是选择,还是开了之后发现,自己还得不断适应?最后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车内乘个小孩——那个卡扣设计,竟然我都没留意到,晃来晃去还挺稳的。有时候,细节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于是问题来了:你们最看重的,是座椅的舒适?还是买车的配置?或者,只是想在那台车里找到点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