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李。11月11日,2026款沃尔沃XC90正式上市了,7款车型,价格区间维持在63.89万到89.49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区间说实话,在豪华中大型SUV里算是稳的,没明显上涨。主要改动也集中在配置上,特别是燃油版新增了两款7座车型,后备厢空间参数也有调整。但在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如火如荼推进的这样的改款让我有点懵:沃尔沃的旗舰SUV,怎么感觉有点原地踏步了?
先说外观和内饰。2026款XC90继续沿用它那熟悉的北欧风格,没啥大变化。多边形的进气格栅,雷神之锤大灯还是那股标志性气质,无论怎么看都稳稳的高端路线。尺寸基本没变,4953mm长,2984mm轴距,空间上还是标杆水平。座椅布局维持五座、六座和七座,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内饰延续简约风格,三辐方向盘,上下纵置的中控大屏加全液晶仪表,我这两天翻了翻以前的照片,差别真不大。B6和T8车型的Orrefors水晶换挡杆是个亮点,质感挺到位。咱们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实用性,不是光看颜值。
说到实用性,最大的变化是后备厢容积调整。B6四驱5座车款的后备厢基础容积从707升跃升到976升,起码空间明显放宽了,日常出行更省心。六座的变化比较奇怪,基础容积变小了,定位似乎有点撕裂;七座版的后备箱在第三排直立时只有300升左右,这数字自己想象就知道,放几个大包都费劲。其实这让我想到之前跟一个奥迪车主聊过,他说同价位的Q7后备厢空间比XC90更扎实一些,特别是7座版,这点是XC90的短板。
至于动力,2026款依旧保守。B5和B6都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48V轻混系统,B5最大功率184千瓦,B6220千瓦。说白了,B5动力够城市代步用,但你满载七个人上坡就显得吃力了,感觉油门有点懒,哪怕它价格更亲民。B6动力足一点,开着更轻松些,但油耗肯定也高一点。T8插混版本335千瓦功率挺亮眼,但因为电池存在,后备箱空间又缩水了,而且价格得额外加10万左右,性价比不是特别高。
其实我一开始觉得沃尔沃这次改款挺稳的,毕竟老客户喜欢稳定,但细想想,不得不承认,这次升级有点温吞水,特别是配置上,没看到明显跟上智能化的大潮。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面,沃尔沃的确稍显跟不上节奏。记得之前一个行业朋友吐槽:沃尔沃这车,安全是买点,科技这块总感觉差点味儿。这话有点刺耳,可不少车主也有类似感受。
说到这里你可能问,这不智能化就是趟坑么?不全面用科技,车也别装,安全先行这话没错。但现在买车的人更复杂了,年轻人尤其,安全是基础,智能配置和人机交互才是吸引他们的烧钱点。单靠守旧撑起口碑,未来竞争会越发吃亏。
让我插个题外话。前两天逛4S店,一个销售说:XC90这车对有孩子的家庭不赖,就是配置升级慢,年轻人不够吸引。他还说,现在客户选车更多关注OTA升级和智能互联,沃尔沃没那更新速度,用户留存不好讲。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反映了真实市场声音。你们觉得呢?车企到底该多快跟上智能化,才算合适?
我心里估算了一下,B6版本百公里油耗大约7升,T8插混50公里电动续航,但电池容量和后备厢空间的取舍确实让家庭用户头疼。如果你家庭成员多、行李多,用T8得考虑空间和价格是否值得,B6反而更靠谱些。
配置多样是好事,但每多一个版本,也带来更多选择难题。三种座椅布局七款车型,消费者很容易挑花眼。我觉得沃尔沃是在用丰富配置覆盖不同用车场景,类似做一个面包店,既有经典法式长棍,也有花式甜点——满足不同胃口。但拥挤的产品线,有时反而让人不知如何下手。大家买车时,你自己会怎么看?更注重动力还是空间?还是科技配置?
讲个我朋友的趣事。他刚提了辆B6版XC90,跟我说:大李,开这车冲进高速车流,动力够用,但智能语音偶尔卡壳,导航得手动更新,有点落伍。他说完还挺无奈,说改款没啥新意,有点嫌麻烦。但他还是挺满意这安全和空间,毕竟家里娃多,座椅布局实在便利。
这次沃尔沃XC90改款让我摸不着头脑,明明安全一直是它的金字招牌,可在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它怎么不紧跟潮流呢?还是说沃尔沃有自己的节奏,要稳住旧用户那块蛋糕?这其中的平衡怎么拿捏,倒是个挺值得聊的问题。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