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市场迎来分水岭!10月新能源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
今天刷到一条重磅消息: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电动车真的不再是“未来趋势”,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在进行时”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人,我注意到这个历史性转折背后是各家车企的激烈角逐。小米汽车交付周期最快缩短至22周,部分车型年内就能提车;岚图汽车第30万辆整车刚刚下线,赴港上市进入倒计时——整个行业可谓热火朝天。
辅助驾驶成竞争焦点,谁是真正第一梯队?
随着电动车普及,辅助驾驶能力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核心考量。资深车评人陈震近期通过多次试驾,分享了他对国内辅助驾驶第一梯队的判断,涵盖了极氪、小鹏、华为(含阿维塔)、长城坦克等多个品牌。
从他实际体验来看,这些品牌的车型确实表现亮眼。比如他测试极氪009时,完成了135公里跨城行程,覆盖城市道路与高速路段,除收费站外全程由智驾系统操控。而长城坦克500 Hi4-Z在复杂路况下的辅助能力也获得了他的认可。
不过,关于“谁是第一梯队”的争议从未停止。有网友认为华为和理想是“塔尖”,有足够多的服务器和通信支撑;也有人觉得“第一梯队人满为患”,认为现在主流品牌辅助驾驶基本能力都有,拉开差距要靠稳定性和极限场景表现。
华为ADS体验受认可,但测试结果引发思考
陈震在评价华为ADS时曾明确表示:“我依然认为华为的ADS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用过感觉最好的辅助驾驶系统。”他强调这一感受是基于在公共道路上的实际体验。
但有趣的是,在懂车帝联手央视进行的辅助驾驶实测中,结果却出乎不少人意料——在两个事故场景模拟测试中,表现最好的反而是2023款的Model 3和X。对此,陈震展现出了开放态度,认为场地测试和实际道路体验是基于不同维度的评价,彼此并不冲突。
资本市场看好,小鹏汽车股价涨超7%
资本市场也对电动车行业投下了信任票。就在最近的美股交易中,小鹏汽车股价涨超7%,显示投资者对智能电动车前景持续看好。
与此同时,供应链方面也传来好消息。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恢复,欧洲车企确认到货;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768.3GWh,同比增长35%——整个产业链都在加速发展。
我的观察:理性看待“第一梯队”标签
面对各家宣传和不同评测结果,作为消费者该如何选择?我认为不必盲目追逐“第一梯队”的标签,更应该关注车型在自己常走的路况下的实际表现。比如你高频通勤路线是城市还是高速?是否需要应对复杂路口?系统的接管逻辑是否符合你的驾驶习惯?
电动车时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签署了10年战略合作,禾赛也斩获了理想汽车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全系车型激光雷达独家定点。未来的电动车会越来越智能,而受益的无疑是我们消费者。
这个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今天的“尖端技术”可能明天就成为标配。在这样的大变局中,保持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才是明智之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