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豪标受捧,电车豪标被弃,为何?
豪华车标。曾经是图腾。是身份的烙印。是西装革履出入五星级酒店的底气。
今天呢?同样的标。挂在电车上。怎么就“不香”了?
四五十万的奥迪e-tron。朋友问:何必买电动的?
五十万的宝马iX。同事笑:这价格不如买油车。
可换成同价位的蔚来ET7、理想L9。反而收获一句“懂行”。
这很荒诞。对吧?
一个百年品牌。几代人积累的声望。
在短短几年内。被市场重新定义。
甚至。被“唾弃”。。
真的是车标贬值了吗?
还是。我们变了?
先看性能。
曾经。豪华的底气是什么?
是V8的轰鸣。是V12的丝滑。是四驱系统在弯道中咬住地面的狠劲。
3秒破百。那是百万级超跑的专利。
普通人。只能在杂志上仰望。
可现在呢?
二三十万的比亚迪汉EV。轻松做到4.4秒破百。
小鹏G6。零百加速3.9秒。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更是杀进3.1秒。
性能。已经“平权”了。
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硬实力”。
在电机面前。土崩瓦解。
保时捷Taycan。必须上两档变速箱。
为什么?
为了在电车时代。强行拉开一点差距。
可这点差距。消费者感知到了吗?
没有。
因为差距太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
“快”不再是稀缺品。
那“豪华”还靠什么撑住身价?
再看技术。
燃油时代。德系三强。技术领先半个世纪。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都是护城河。
可进入电动时代。赛道换了。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
成了新王座。
谁在领跑?
不是奔驰。不是宝马。
是宁德时代。是比亚迪。是华为。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重新定义安全。
华为的DriveONE电驱。效率拉满。
蔚来的换电体系。解决补能焦虑。
而传统豪华品牌呢?
还在用“油改电”平台。
还在宣传“手工缝线”。
还在堆“大连屏”。
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
但——
这些是豪华吗?
还是“过时的仪式感”?
内饰。更是一面照妖镜。
新势力。极简。大屏。语音交互。
理想L系列。三联屏+HUD。信息一目了然。
蔚来ET5T。NOMI机器人。有温度的交互。
而豪华品牌电动车呢?
奔驰EQE。双联屏。但车机卡顿。语音智障。
宝马i3。总算给iDrive 8了。但生态封闭。应用稀少。
奥迪e-tron GT。内饰豪华。但智能化体验落后两代。
用户要的不是“豪华感”。
而是“科技感”。
是流畅。是智能。是未来感。
豪华品牌。还在用油车的逻辑造电车。
能不被嘲笑吗?
还有品牌心智。
想想看。
你买一辆奔驰C级。别人会说:有实力。
你买一辆奔驰EQE。别人会说:何必?
为什么?
因为品牌心智没变。
在用户心中。奔驰=燃油豪华。
不是“电动豪华”。
品牌迁移失败。
就像诺基亚做智能手机。
即便硬件不错。用户也不买账。
因为心智已被苹果、三星占据。
同理。
电动时代的豪华心智。
已经被特斯拉、蔚来、理想抢占。
传统豪华品牌。成了“后来者”。
甚至“模仿者”。
更致命的是。
产品节奏。
它们“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奔驰2019年就推EQC。
宝马2020年发布iX3。
可后续呢?
产品更新慢。技术迭代缓。
反观新势力。
一年一改款。两年一大更。
用户想要的功能。新势力三个月就OTA推送。
豪华品牌?
等明年改款吧。
这种“傲慢”。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所以。
不是豪华车标不值钱了。
而是。
价值的定义权。
已经从品牌手中。
转移到了用户手中。
用户不再为“标”买单。
而是为“价值”买单。
为性能。为智能。为体验。
为真正的创新。
保时捷明白这一点。
所以Taycan必须快。
宝马也明白。
所以i系列开始强调“电动驾趣”。
但——
醒得有点晚。
当比亚迪的云辇系统。
能实现“原地跳舞”。
当蔚来NT3.0平台。
支持900V高压快充。
当小鹏XNGP。
能在城市里自动变道、绕行、停车。
传统豪华的“驾控”优势。
还剩多少?
或许。
它们需要一场“灵魂革命”。
不是简单地把发动机换成电机。
而是彻底重构造车逻辑。
从“机械豪华”。转向“智能豪华”。
从“品牌溢价”。转向“用户价值”。
否则。
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车标。
在电车时代。
真的。
只能当个“装饰品”了。
可悲吗?
不。
这是时代的必然。
技术革命。
从不怜悯“老贵族”。
它只奖励“真创新”。
下一个十年。
谁主沉浮?
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