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不敢相信,就在大众、奔驰这些老牌车企还在为欧盟的减排目标焦头烂额时,有一家品牌已经悄悄达标,甚至把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根据标普全球移动的最新研究报告,宝马集团在2025年前三个季度,纯电车型在欧洲的销量占比竟然冲到了24.5%。 如果算上插电混动,宝马旗下能充电的车型已经占了欧洲总销量的四成。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行业都坐不住了。
更让对手冒冷汗的是,这份数据甚至还没完全计入刚上市就卖爆的全新iX。 宝马这波操作,简直是在欧洲市场扔下了一枚“电动炸弹”。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宝马? 它凭什么能成为唯一有望达标的那一个?
答案藏在宝马刚刚开始交付的iX3身上。 这台车不是小修小补的改款,而是基于全新Neue Klasse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型。 它最狠的一招,是直接把价格定得和同级别燃油车差不多。 消费者站在展厅里,看着一台WLTP续航805公里、充电从10%到80%只要21分钟的车,价格却和燃油版X3并肩,这个选择突然就变得简单了。
iX3的峰值充电功率能达到400千瓦,这意味着在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续航就能增加好几百公里。 宝马没有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而是精准地打在了消费者最关心的三个点上:价格、续航和充电速度。 这套组合拳下来,市场反馈直接而热烈。
就在宝马高歌猛进的同时,它的德国老乡们却陷入了截然不同的境地。 大众集团今年表现其实不错,电动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9.8%提升到了16.8%。 这个进步值得肯定,但距离宝马的24.5%还有不小的差距。 大众把希望寄托在明年推出的CUPRA Raval和大众ID. Polo这些经济型车型上,但远水能不能解近渴,还是个未知数。
奔驰的情况就更微妙了。 它的电动车份额停滞在15%,这个数字已经很久没有明显上涨了。 尽管最近推出了电动CLA和GLC,但EQE、EQS这些高端车型的市场表现远不如预期。 甚至有消息传出,EQE可能在明年就要停产。 曾经在燃油车市场呼风唤雨的奔驰,在电动化转型上似乎遇到了瓶颈。
最让人意外的可能是Stellantis集团。 这个拥有标致、雪铁龙、菲亚特等十多个品牌的大集团,电动车占比只有10.5%。 作为欧洲市场的重要玩家,这个数字显然不太好看。 分析师们早就划出了红线:电动车销量占比至少要达到20%,才能满足欧盟的减排要求。 Stellantis离这条安全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欧盟给2025-2027年设定的排放上限是每公里93.6克二氧化碳。 虽然每个集团根据销售的车型不同,都有定制的目标,但这个大方向对所有车企都一样严格。 达不到标准意味着巨额罚款,这笔账每个车企都算得明白。
宝马的成功不是偶然。 在对手还在犹豫要不要全力转型的时候,宝马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 从已经上市的iX3,到即将推出的新一代i3和iX1改款,宝马在每个细分市场都布置了火力点。 这种全面开花的策略,让竞争对手防不胜防。
奔驰的电动G级车据说即将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试图挽回一些局面。 但在宝马已经占据先发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局部的改进能否扭转战局,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从来不是单点突破就能取胜的,它考验的是整个体系的能力。
宝马的24.5%纯电车型占比背后,是精准的市场判断和果断的战略投入。 当其他品牌还在讨论要不要放弃燃油车时,宝马已经用实际销量证明了一条可行的转型路径。 这种领先不是暂时的,而是建立在产品力、技术储备和市场策略的全方位优势之上。
数据显示,宝马集团旗下包括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都在同步推进电动化。 这种集团军作战的模式,让宝马在应对排放考核时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相比之下,一些对手的电动化转型还停留在某个品牌或某个车型的试水阶段。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了那些在价格、性能、便利性上达到平衡的产品。 宝马iX3的热销恰恰说明,当电动车真正具备与燃油车正面竞争的实力时,市场的转向会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在这个电动化的大潮中,领先半个身位可能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宝马用24.5%的纯电占比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传统豪华车领域的强者,更是电动化时代的有力竞争者。 而其他品牌要追赶这个成绩,需要做的恐怕不止是推出一两款新车那么简单。
欧盟的减排目标就像一把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5年转眼就要到来,留给落后者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宝马已经证明了达标是可能的,现在压力完全来到了其他品牌这一边。 接下来的每一个季度,这些数字的变化都会牵动整个行业的神经。
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曾经的王者未必能继续称霸,而及时转型的品牌很可能成为新的领跑者。 这场电动化的竞赛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宝马目前的领先优势能保持多久,取决于它能否持续推出像iX3这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