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宝马摩托骑800公里爆胎?车主背轮胎飞米兰维权,结果大快人心

花30万宝马摩托却仅骑800公里就爆了胎?车主背半条轮胎跨过飞米兰维权,结果大快人心! 这事彻底火了!不仅广东摩友圈炸开锅,全网网友都在为这位车主的操作点赞。

30万宝马摩托骑800公里爆胎?车主背轮胎飞米兰维权,结果大快人心-有驾

花30万买的高端摩托,短短800公里就出质量问题,国内维权屡屡碰壁,跨国维权却快速解决,这样的反差让无数人直呼“离谱”。

据燕赵都市报2025年10月8日报道,广东一位摩旅博主(网名“老K”),今年9月刚提了一辆价值30万的宝马摩托车。 提车后他满心欢喜骑行,可刚跑够800公里,就发现后轮胎中间已严重磨平,边缘却还留着新胎的胎毛。

30万宝马摩托骑800公里爆胎?车主背轮胎飞米兰维权,结果大快人心-有驾

多年骑行经验告诉他,这绝非正常磨损,当即骑车赶往购车的4S店讨说法。 4S店售后却态度敷衍,甩下一句“轮胎是易损件,不在保修范围,自己掏钱换”,便不再理会。 他提出做质量检测,对方口头答应后,后续却一直拖延,消息石沉大海。

30万宝马摩托骑800公里爆胎?车主背轮胎飞米兰维权,结果大快人心-有驾

谁也没料到,老K没有认栽,反而自己锯下半条轮胎,辗转联系多家检测机构,可要么被“不接受个人送检”拒绝,要么因忌惮品牌背景不敢接单。 更让他气愤的是,查询后发现,同款宝马摩托在欧洲配的是米其林轮胎,国内却用的是早已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象牌轮胎,这种“内外有别”的操作,让他咽不下这口气。


投诉到消费者协会,流程绕了一圈又回到4S店;联系宝马厂家,得到的也只是官话套话,推诿敷衍成了常态。 眼看国内维权渠道全被堵死,老K做了个大胆决定:办签证、买机票,背着那半条磨损轮胎,直接飞往意大利米兰摩托车展,找宝马总部要说法。

展会上,他把半条轮胎摆上宝马展台,立刻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目光。 宝马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后,也承认“800公里出现这种磨损确实不正常”,但却把责任推给轮胎品牌象牌。

他又转头找到象牌展台,对方则表示“轮胎是按宝马标准生产的”,两家互相推诿,把他当成“皮球”踢来踢去。 可这次,老K早有准备,他全程把维权过程拍成视频,同步发到国内社交平台,很快引发全网关注,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00万。 网友普遍认为,宝马这种“内外双标”太过分,国内消费者不该被区别对待,老K的较真值得点赞。

部分人调侃,“机票钱可能比轮胎还贵,但这份维权的骨气无价”,佩服他为消费者争权益的执着。 也有理性声音指出,事件暴露了跨国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售后漏洞,“易损件”不该成为质量问题的“挡箭牌”。 这起维权事件的本质,是消费者面对品牌霸权时的勇敢抗争,更是对“市场双标”的公开反击。

30万的摩托车,800公里的异常磨损,国内多次维权无果,跨国维权却立竿见影,背后反映的是部分品牌对国内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老K锯下的不只是半条轮胎,更是戳破了“品牌免责”的伪装;飞往米兰的不只是他个人,更是无数被敷衍对待的消费者的心声。

跨国品牌若想在国内市场立足,公平对待和诚信售后理应是底线,而非“区别对待”的傲慢。 最终,在网络舆论压力下,宝马中国主动联系老K,不仅全额报销了他此前的检测费、路费等所有开支,还专门上门为他免费更换了一套米其林轮胎。

截至目前,宝马方面尚未对“内外轮胎差异”“召回轮胎仍在使用”等问题作出公开说明。 大家觉得老K的跨国维权值得吗?你遇到过品牌“双标”或售后敷衍的情况吗?欢迎评论区聊一聊。 点击头像加关注,每日更新热点事件深度解读,后续宝马品牌回应第一时间同步,下期见!


(素材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