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A7到底该怎么选

崩盘边缘还是性价比黑马?吉利银河A7到底该怎么选

01 我说句实在话,这几年混动家轿风头正劲,身边不少朋友要换车的时候都会盯着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这俩。
A7一出来,起步8.98万就能办下来,朋友们一个劲在群里问我,值不值,咋选,买标配吃亏不?

其实不怕说错话,这台银河A7,账面数据、价格,都不拉胯。配置分七档,70km和150km两种CLTC续航,起步8.98万,顶配能到12.58万。
别的先放一放,最便宜的豪享版,其实就是整个车系的定价锚。

为啥这么多人关心是不是“标配最香”?车友都懂,花钱买车,最怕就是花了冤枉钱,多花一万、两万,结果只换了点“噱头配置”。

02 我先来个自己踩坑的小故事。早些年我图个乐呵,给家里买了台中配,想着多花点钱,座椅、方向盘一堆电动加热功能,开起来肯定舒服。
结果一年下来真用到的次数,能用一只手数完。春秋温度舒服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还有这些加热,隔热膜贴得好,空调大家都用吧。
钱花得多,体验却没比标配多太多。每次交保险都恨自己手抖多选那么多没必要的件。

其实银河A7也是一样的套路。

03 咱拆开看,70km纯电续航有三款,分别是豪享版、启航版、探索版。价格梯度很清楚:8.98万、9.58万、10.58万。
豪享和启航只差6000块。那这一刀该砍不砍?

配置表一摊,启航版多了个128TOPS算力的智驾芯片,双目摄像,12超声波雷达,自动泊车、记忆、遥控诸如此类。
但说人话就是,这一套“千里浩瀚智驾”,大部分人是买来吃灰的。
体验过不少品牌的L2+功能,我只能说好用是好用,但是成天堵堵停停路,遥控泊车的实际需求很有限,记忆泊车一年也就试个两回。
屏幕大了点(2.5K 15.4寸),多了个面部识别,其实绝大部分人用不上。
所以如果你图底价,追求代步和家用,豪享版性价比确实高。

04 那为啥有些人说探索版比启航香?
这又是典型的“舒适性陷阱”。探索版贵了一万,主副驾电动,前排加热通风,双区空调。
好家伙,配置列表看得人眼花,但这些“加”出来的享受,真拿自己体验过的人来说,一年里享受不超过十天。
就像下馆子,你愿意为几个摆盘和空调多加一百块不?
预算宽裕,当然可以冲配置,但标配不亏。

05 说到150km四个版本(尊享、远航、探索+、星舰),很多人直接蒙圈。入门10.58万,最高12.58万,看起来每级差价都在6000-8000之间。
其实套路没变。

尊享和远航差六千,还是智驾和大屏的升级,看似“划算”,实际上平时能用到的机会,可能没你想象的多。
远航再加6000到探索+,收获的是无线充电、座椅电动、前排加热、通风、分区空调,还有个HUD能选装。

再往上,星舰版贵八千,只加了19寸轮毂、前排座椅按摩和记忆、氛围灯、巨大的16.6寸HUD。
我有次真试了大的HUD,抬头投影确实炫,但日常驾驶能用上几次?有点跟买了拍立得却只拍一张的感觉。

06 顺便多嘴一句,A7这波就是奔着秦L去的。吉利目标直指销量头把交椅,所以配置上也学了秦L一套组合拳。你要啥他都有,你不在意的也塞给你。
但回归实际用车,无论市场噱头多响,普通家用车标配永远是“性价比”的基准线。

还有人经常留言怼我,说“买车就得一步到位,上来就顶配”。以前我也这么想,毕竟花大钱求个一步省事。
可真落到自己头上,各种花活、按键忘了用,反而成笑话。买车啊,有些东西够用就行。

07 我再翻译一下整套选车逻辑。
如果你混动家轿需求,不看花里胡哨的炫技配置,又想预算稳稳压到十万以内。70km纯电续航选豪享版。
想要大屏、智驾先体验,启航也能选,但价格差距不小。真没太大需求,标配是王道。

如果是150km,尊享版已经“万事俱备”。想追求更安逸的座椅、手机无线充电,就选探索+。
星舰那一级,纯属“信仰加持”,体验提升有限,不建议家用首选。有预算,上车无压力,那就随喜。

选择排序,给懒人抄作业版:70km优先豪享,150km优先尊享。如果能多花点,探索+也行。
高配其实更多是“心情消费”,实用角度讲,远远不如标配那么“刚需”。

08 以上观点,是结合了自己以及身边十来号人的真实买车逻辑。有人追求一步到位,有人实用主义第一。
但工具终归是工具。配置用不上,那就是白花钱。标配的性价比,其实往往是厂商留给理性用户的最大福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