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昆仑”入局:增程革命如何重塑15万级市场格局?

小米汽车“昆仑”入局:增程革命如何重塑15万级市场格局?

一、销量黑马背后的效率革命:小米式“爆品逻辑”颠覆造车规则

2025年5月,小米SU7以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的战绩,登顶20万-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冠军。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将消费电子领域的“爆品战略”深度植入汽车产业的范式创新:通过聚焦单一车型、压缩研发周期、依托自动化产线实现“76秒/台”的极致效率,小米以130亿元总投入(仅为部分新势力单款车型研发成本)支撑起SU7、YU7及“昆仑”三线并进的产品布局,印证了雷军“用最小成本撬动最大价值”的极致运营哲学。

小米汽车“昆仑”入局:增程革命如何重塑15万级市场格局?-有驾

二、产品矩阵的精准卡位:从高端突围到基盘收割

在SU7站稳中高端轿车市场后,小米YU7以30万-40万元价格带切入纯电SUV赛道,直面特斯拉Model Y。工信部数据显示,YU7单电机版CLTC续航达835km(超越比亚迪唐L、智界R7),四驱版零百加速2.78秒的性能参数更展现技术锐度。而2026年登场的“昆仑”则选择增程路线,将价格下探至15万元区间,形成“纯电攻高端、增程抢基盘”的立体攻势。这一布局精准锚定中国车市“哑铃型”结构——用SU7/YU7收割高净值用户,以“昆仑”覆盖大众市场。

三、“素车模式”的生态实验:硬件订阅制重构盈利逻辑

“昆仑”首次尝试“去冗余化”配置策略:用户可按需选装智能驾驶、座椅功能等模块,这种“硬件即服务”模式暗合Z世代“为体验付费”的消费偏好。参考小米手机生态链的成功经验,车载支架、外接设备等标准化配件或通过深度绑定车辆接口,构建“车+X”生态闭环。数据显示,SU7车主中85%选择Pro及以上版本(激光雷达选装率67%),印证用户对高附加值配置的接受度,为“昆仑”的模块化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小米汽车“昆仑”入局:增程革命如何重塑15万级市场格局?-有驾

四、增程技术的破局与挑战:43.5%热效率背后的技术博弈

不同于理想、问界聚焦30万元以上市场,小米将增程系统下探至15万元区间,搭载自研“澎湃增程器”(热效率43.5%)。实测显示,其CLTC纯电续航达200km,亏电油耗5.2L/100km,城区通勤可实现“零油耗”。但需警惕的是,该价位段用户对NVH(噪声振动)敏感度更高,而增程器介入时的细微震动仍需优化。这一矛盾折射出技术下探与成本控制的深层博弈。

五、续航焦虑的终局之战:超充技术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当前增程车型热销,本质是充电基建滞后期的过渡方案。小米采取“技术对冲”策略:SU7 Max搭载101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YU7配备94.3kWh神行电池,而“昆仑”的增程系统则作为技术储备的“安全垫”。随着4C超充技术普及(800V高压平台车型已实现10分钟补能400km),充电效率追平燃油车补能速度的临界点正在逼近,增程技术的过渡属性或将被重新定义。

小米汽车“昆仑”入局:增程革命如何重塑15万级市场格局?-有驾

六、用户画像的撕裂与融合:极客与家庭的需求平衡术

SU7用户画像显示,52%来自苹果生态用户,38%拥有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凸显“科技极客”属性;而“昆仑”目标客群则是三四线城市家庭用户(日均行驶里程<50km,对纯电续航需求低但成本敏感)。如何让同一品牌满足“极客玩家”与“务实家庭”的双重需求?小米的解法是:通过模块化架构实现“一车多面”,既保留极客群体钟爱的智能驾驶、高性能选项,又为家庭用户提供低成本、低焦虑的出行方案。

行业变局启示录:小米模式如何改写汽车产业规则?

小米汽车的三线作战,暗合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分层化趋势:

高端市场:以SU7验证自研电机、智能驾驶技术天花板;

主流市场:借YU7争夺特斯拉、比亚迪的核心腹地;

基盘市场:用“昆仑”试探下沉市场对智能汽车的接受度。

这种“技术纵深+市场广度”的双轮驱动模式,或将重塑15万-40万元价格带的竞争规则。当增程系统遇上模块化架构,当硬件订阅碰撞生态经济,小米正试图在汽车行业复刻“手机+IoT”的黄金公式。

小米汽车“昆仑”入局:增程革命如何重塑15万级市场格局?-有驾

数据深一度:解码小米汽车的战略支点

用户选择偏好:SU7车主中,85%选择Pro及以上版本,激光雷达选装率达67%;

市场渗透逻辑:增程车型在非限牌城市销量占比78%,成为燃油车替代首选;

渠道协同效应:小米之家全国127家门店中,34%已具备车辆交付能力。

留给市场的悬念:昆仑能否复刻红米神话?

“昆仑”的定价策略堪称精妙博弈:若基础版严控成本,选装包组合得当,或可复刻红米手机“性价比标杆”的传奇;但若选装溢价过高,恐陷入“低配鸡肋,高配不值”的陷阱。对于将“用户参与感”写入基因的小米而言,开放配置定制权限(而非单纯降价),或许更能点燃市场热情——毕竟,在汽车产业重构期,用户要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场共创实验的入场券。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