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工厂的运输板车上,那个被车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庞然大物,又一次让汽车圈炸开了锅。这已经是半年内第四次被拍到了吧?每次亮相都像在撩拨消费者的神经——雷军嘴上说着专注纯电,背地里却偷偷造起了比库里南还魁梧的增程巨兽!
还记得去年小米信誓旦旦的宣言吗?“未来数年绝不碰增程车”,这话还在耳边回响呢。可转头就在冬测视频里露出马脚,招聘增程工程师的公告挂满官网,连博世的技术路线图都“不小心”泄露了代号“昆仑”的项目。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活脱脱像极了当年否认造车时的戏码。
现在谜底终于藏不住了:五米三的壮硕身材塞进三排座椅,车顶激光雷达像犄角般耸立,方正硬朗的线条简直是把路虎揽胜和劳斯莱斯库里南揉碎了重组。最狠的是后轮转向系统——这么大块头转弯半径竟和普通SUV相当,分明是要让全家出游时不再有开船的眩晕感。
增程技术更是藏着小米的野心。1.5T发动机安静得像个隐形人,只负责发电绝不打扰乘员舱的宁静。纯电200公里足够日常通勤,满油满电1500公里的续航直接让北京到上海变成一脚油门的事。宁德时代电池配15分钟快充300公里的黑科技,堵在高速服务区抢充电桩的狼狈场景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价格屠刀才是小米的终极武器。当问界M9卖到47万,理想L9标价45万,小米直接砍到30万区间。这哪是竞争?分明是要掀桌子!毕竟雷军太懂中国家庭了——既要面子上的豪华感,又要骨子里的精打细算。澎湃OS系统联动智能家居的绝活,上车前空调已调好温度,下车时扫地机器人自动启动,这种生态体验连华为都要捏把汗。
可小米真的能吞下这块蛋糕吗?苏州的王先生退了理想L9订单苦等小米SUV,却不知道YU7车主至今还有人排队近一年。北京工厂昼夜不停转,二期厂房刚投产就得同时伺候三款爆单车型。更别说那些虎视眈眈的对手们——问界M8单周狂卖5000台,领克900月销5000辆,深蓝S09像饿狼般盯着市场空缺。增程SUV这片红海,早被各路诸侯瓜分殆尽了。
小米这场豪赌背后,藏着对中国家庭出行痛点的精准拿捏。72%的潜在用户因充电焦虑放弃纯电车,二胎家庭对六座刚需的渴望,中年人对性价比的执着,全被揉进这台五米三的移动客厅里。雷军嘴上说着“不忘初心”,身体却很诚实地给冰箱彩电大沙发留足了位置。
看着测试车在厂区穿梭的身影,忽然想起当年小米手机横空出世的景象。如今汽车战场硝烟弥漫,当科技巨头带着30万的“全科保姆车”杀入战局,传统车企精心构筑的价格堡垒,还能守得住吗?
参考资料:IT之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