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

最近车圈又出了个新闻,说比亚迪今年1到8月,哐哐卖了286万辆车。

这个数字,讲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销量数据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同行赤裸裸的羞辱。这就好比班级考试,有人考90,有人考100,这叫竞争。但现在比亚迪是直接把卷子吃了,然后对着出题老师说,我觉得这题出的有问题,明年我来出。

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不装了,摊牌了。当下的中国车市,已经不是什么蓝海红海,也不是什么存量博弈,这就是一场标准的大逃杀,或者说得玄幻一点,一个大型“蛊盆”。所有车企都是扔进去的毒虫,最后只能活一个。过去大家还讲究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点保养,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比亚迪的操作是什么?是直接往蛊盆里倒岩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看这个数据,1-8月累计销量286.4万辆。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很多新势力做梦都不敢梦到的数字,人家可能得从公司成立第一天开始算,连带食堂卖的饭票都算上,都不一定有这个零头。而比亚迪只用了八个月。面对全年460万辆的目标,已经干了62%。就这个进度,年底别说完成目标,我怀疑王传福老师能把明年的目标都顺手完成了。

所以说,别再分析什么市场策略、用户画像了,现在比亚迪的策略只有一个,就是掀桌子。最好的竞争不是去抢蛋糕,而是直接把做蛋糕的师傅绑走,顺便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态。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叫“天神之眼”的辅助驾驶。累计销量超140万辆,8月份国内销量的90%都带这玩意儿。太平洋汽车的榜单更绝,说比亚迪一家带这功能的车,销量比第2到第10名加起来都多。

看到这里,很多技术宅可能要高潮了,觉得这是技术的胜利,是算法的伟大。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魔鬼的地方恰恰在这里。自动驾驶这玩意儿,最关键的参数,从来就不在实验室里,也不在那帮工程师的电脑上。真正的核心战场,在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在城乡结合部的大马路上,在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面前。

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

你那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能算得过一个不打转向灯、突然横穿马路、驾驶员还喝了两盅的大爷吗?你的人工智能,有人家的“天然疯”智能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而比亚迪现在在干嘛?它在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在解决这个“老头乐困境”。它不跟你讲技术细节,不跟你吹算力多牛逼,它直接把带辅助驾驶的车铺满中国的大街小巷。每天生成8700万公里的数据,这是在干嘛?这是在用最真实的、最混乱的、最不讲理的路况,去喂养它的人工智能。

这就好比修仙,别人还在闭关打坐,研究心法秘籍。比亚迪是直接吞了一万本《道诡异仙》,先把自己逼疯,然后就悟了。当你的数据库里有几百万个“鬼探头”案例,有几千万次“老头乐”的蛇皮走位,那你的算法就不是算法了,那是因果律武器。

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这是一种典型的“压缩毛巾”式发育。刚开始看着平平无奇,但只要数据量这个“水”一加上去,瞬间膨胀成一个谁也看不懂的巨物。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挺形象的。

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然后,你再看它搞的那些“灵鸢车载无人机”、“兆瓦闪充”。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第一次看到车载无人机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这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我开车是为了通勤,是为了从A点到B点,我不是要去执行什么侦察任务。难道我出门买个菜,还要先放个无人机出去看看超市哪个收银台排队的人少吗?

这玩意儿就是整给媒体和KOL看的,纯纯的花里胡哨。讲真,我最近琢磨着换个新手机,结果发现内存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离谱,感觉和现在车圈一个路数。

但是,你站在比亚迪的角度想,它坏就坏在这里。它明知道这东西大部分人一辈子用不了几次,但它就是要装。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姿态”。它在告诉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年轻用户:你看,我不仅能让你开,我还能让你玩,别人的车是交通工具,我的车是“大型乐高”。

这种思路,就是彻底的降维打击。当别的车企还在纠结三电系统、底盘调校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开始往玄学方向走了。它卖的已经不完全是车了,它在卖一种“我全都要”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延伸到海外市场,就变成了另一种形态的闪电战。你看那个数据,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46.4%。这个增长率,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但你以为老外买比亚迪,是因为爱上了它的品牌文化吗?是因为感受到了什么东方神秘力量吗?

别天真了。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是一种信仰,跟产品力关系不大,就好像果粉买苹果一样,那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现在在海外买比亚迪的人,逻辑极其简单粗暴:这玩意儿,真TM便宜,配置还TM高得吓人。

比亚迪在海外复制的,就是当年它在国内干翻合资车的逻辑。不跟你谈品牌溢价,不跟你讲历史传承,直接把配置单拍你脸上,用价格让你怀疑人生。这套“金钟罩铁布衫”打法,简单,粗暴,但有效得让人发指。这简直是不给任何人活路!

所以你看,比亚迪这一整套操作下来,其实逻辑非常清晰。在国内,用海量的、甚至有点过剩的“科技感”和匪夷所思的销量数据,构建一种“品牌势能”,把车从一个单纯的工业品,变成了一个社交货币,一个“移动的电子蛊”。在国外,返璞归真,脱掉所有花里胡哨的外衣,用最原始的性价比武器,进行野蛮的物理扩张。

所以,别再问比亚迪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了。它的秘诀就是,当所有人都还在遵守规则的时候,它选择成为规则本身。

在修仙的路上,最牛逼的功法不是什么绝世神功,而是“有钱”,以及用钱砸出来的“规模”。规模大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所有的缺点都会被“卖得多”这三个字给硬生生抹平。

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特斯拉研究算法,比亚迪研究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不服?不服你也去卖286万辆啊。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