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不出M7这事儿,最近又因为几张渲染图被翻出来了,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吧,特有意思,堪称当代车圈行为艺术典中典。你以为宝马是真的谨慎、克制、有什么德国人的一根筋包袱?不,朋友,格局小了。人家是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叫“品牌PUA”,也叫“修仙式造车”。
这就跟修仙小说里的大能一样,明明一口气能飞升,硬是压着境界不突破,天天在新手村门口晃悠,说自己还在筑基,主打一个陪伴式成长。为啥?因为一旦他飞升了,故事就没法写了,粉丝的念想就断了。宝马M7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飞升之境”,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永远“不存在”。它是一个图腾,一个念想,一个让Bimmer们在午夜梦回时,能对着梅奔S63的屁股幻想“等我大哥来了你们都得死”的精神胜利法道具。就是吊着你,就是不给你,让你自己在那儿脑补高潮,这才是品牌玄学的最高境界。
所以当这个设计师的渲染图出来的时候,大伙儿都高潮了。为啥?因为他干了一件所有人都想干但宝马自己不干的事儿——给现款7系那个丑到三体人都想连夜派出水滴来物理超度的脸,做了个医美。
讲真,现款7系的那个设计,尤其是那个分裂式大灯,那个能当户外烧烤架的双肾大鼻孔,简直就是一种信仰筛选器。你觉得丑,说明你道行不够,你不配当尊贵的巴伐利亚车主。你把它当车,人家把它当成一块“信仰压缩毛巾”,只有真正的信徒,用真金白银的圣水泡开,才能看到它背后真正的光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这位设计师,简直是车圈华佗在世,咔咔两刀,直接给宝马的审美来了个刮骨疗毒。他把那对分裂的、好像没睡醒的眯眯眼,给换成了一对炯炯有神的、和M5一脉相承的整体式大灯,整个车头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就从“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变成了“雷军附体,金山战神”。那个大鼻孔虽然还在,但明显收敛了,做了黑化处理,像一个刚刚健完身的猛男,而不是一个得了鼻炎的胖子。这就叫专业。
但能过,就是能过吗?宝马官方看了估计也就是笑笑,然后把图发到内部群里,配文:“看看,这届网友还是太年轻,不懂我们的高级审美。”
我作为一个开车多年的中年人,其实特能理解宝马为什么不装了,摊牌了,就是不做M7。因为时代真的变了。
在过去,BBA的战场是田径场,大家比的是百米加速谁快0.1秒,比的是纽北圈速谁少刷了半秒,比的是谁的V8、V12发动机缸数多,声浪更像帕瓦罗蒂。大家都很体面,穿着西装打架,打输了还要互相鞠躬说“承让”。
现在是什么时代?是黑暗森林时代,是掀桌子时代。隔壁的中国同行们已经不讲武德了,直接把餐厅爆了。你还在纠结V8的平顺性,人家直接给你端上来一个800马力的电冰箱,带彩电沙发的那种,零百加速两秒多,还送你终身质保,价格只要你的一半。这他妈谁顶得住啊!
最好的防守不是进攻,是直接加入。宝马不是傻子,它比谁都清楚,在电动爹这个雷电法王面前,你那点儿内燃机的轰鸣,跟你家楼下老大爷那辆改装过的老头乐发出的噪音,本质上没啥区别。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小哥的电动车跑得贼快,还没声音,吓我一跳。你看,这就是现实,无声的闪电战已经打响了。
所以宝马悟了,开窍了,它选择了一条更聪明的路。它不跟你卷M7了,那玩意儿又贵、研发周期又长,最后卖个三瓜俩枣,还要被一群电动新贵按在地上摩擦,图啥呢?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宝马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把M的灵魂,注入电动的躯壳。
于是,iX7 M70这种“缝合怪”就诞生了。你看,名字里有X7,证明了它的尺寸和豪华;有M,证明了它的性能血统;有70,证明了它的动力级别;最关键的是,它有个i,告诉全世界,爷是电动的,是新时代的船票持有者。超过800马力的动力,你还想要啥自行车?这就像一个修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突然有一天从裤裆里掏出了一把加特林,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Alpina,那更是玄学中的玄学。如果说M是宝马的亲儿子,那Alpina就是那个寄养在外面、但天赋异禀的私生子。它总能在宝马觉得“这事儿不能干”的地方,给你一把子整活,搞出一个更优雅、更暴躁、也更贵的版本。Alpina版的X7,大概率就是给那些钱多到没处花、又觉得普通M太俗、但心里还痒痒的老钱们准备的“赛博文玩核桃”。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挺形象的。
所以,宝马不造M7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是技术,不是市场,更不是什么狗屁传统。就是单纯的怂了,以及,精了。在绝对的、掀桌子式的性价比和跨维度技术代差面前,所有关于“驾驶乐趣”、“品牌传承”的宏大叙事,都显得有点不务正业。这不丢人,真的,在活下去面前,面子算个压缩饼干。当所有人都在发疯的时候,保持理智,甚至学着一起发疯,才是唯一的出路。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