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各有优势,新能源汽车与工业自动化赛道双赢竞争,了解核心业务和行业前景后再做选择

最近看到个数据,新能源车销量一年能翻个三四倍(体感),带动了零部件链条疯狂升级。前两天和一位老销售聊,他说:三花智控那货,咱纯电动车主用着特带劲,热管理做得真有一套。这让我想起,有次去朋友家,他刚提了台比亚迪唐,冬天开车连空调都不用担心,和之前那台老破车比,续航稳定太多了。三花的热管理系统关键在那里。

三花智控,一听名字就挺机械,但它其实是制冷和热管理领域的老油条(样本有限)。空调、电冰箱里头十有八九有它的零件。可它不止这些,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它搞得特别溜。毕竟车电池热不住,续航就不靠谱;热管理系统,不比发动机水箱简单。说到这里,我不禁问你,你注意过你的电动车冬天续航掉多少吗?这个真不是小数字,很多电动车冬天续航跌幅30%-50%(估算)。三花的优势是,能针对这块给车企量身打造,精准控制冷媒流量,效果比普通阀门强多了。

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各有优势,新能源汽车与工业自动化赛道双赢竞争,了解核心业务和行业前景后再做选择-有驾

相比之下,卧龙电驱就侧重电机领域。电机这东西,就像车的肌肉,有劲头不卡顿才行。卧龙的电机不光在新能源车用了,工业机器人、风电设备、洗衣机甚至工厂流水线都离不开它。这种多场景通吃有点像你工作中多面手,啥活都能凑合,尤其在国内外双线作战,海外市场占比快半数了(数据样本有限),抗风险能力强。飙风里工厂老板跟我说过:要想设备不耽误事,电机必须稳定又省电,卧龙这家的电机满足了不少要求。但话说回来,电机效率的提高其实比想象复杂,得靠智能控制和碳钢材料升级(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三花去年推出的那款集成热管理模块,居然把电磁阀、膨胀阀、泵集成在一起了,真是个节省车里空间的好招。这点在特斯拉新车型上用得特多。反观卧龙,最近合作的一家机器人企业开发高精度伺服电机,为工业自动化提供更精准动作控制,未来工厂机器人灵活度能提升不少。不知道这里你有没有想过,热管理和电机智能化,哪个对新能源车的影响更直接?

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各有优势,新能源汽车与工业自动化赛道双赢竞争,了解核心业务和行业前景后再做选择-有驾

有意思的是,虽然我刚才说三花的技术储备堪称顶尖,但后来看细节发现,热管理技术其实还没完全覆盖所有车型,尤其是800伏高压平台的大规模推广才刚开始,市场认知和应用还有不小差距,得把优势想象得稍微收敛点。研发这块,三花的专利多是基础件改良居多,非那种一夜爆发的黑科技。卧龙的智能电机控制系统,虽然说得上前沿,但实际落地客户的数量还没那么大,更多还是在折磨自己的实验室里打磨。

供应链环节呢?拿三花来说,搞热管理就像做一桌复杂的菜,不光材料得挑上等的,关键是各个调料配比得精准。电磁阀采购环节稍有闪失,整个系统表现就会被拖后腿。卧龙的电机供应链则像机械装配流水线,核心零部件一环套一环,供应商和厂家的合作默契度高,才能保证出货速度和品质。我之前跟一位供应链经理聊,他就说:电机行业不像零部件那么单一,种类和规格多,仓库都得堆满各种复杂选项。是不是很容易卡脖子?

那竞争呢?三花面对法雷奥、马勒这种外企,竞争还真是对着干,靠的是定制化和快速反应。卧龙碰到的竞争者更分散,国内外不少电机公司虎视眈眈,尤其风电市场门槛不低,但一旦进了门,客户就比较粘人。

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各有优势,新能源汽车与工业自动化赛道双赢竞争,了解核心业务和行业前景后再做选择-有驾

我自己本来以为,政策红利下热管理和电机都会同步爆发,结果仔细想想,政策主要支持的是节能环保特性比较明显的产品,三花的热管理方案目前还欠缺一条能让普遍新能源车快速普及的爆款,卧龙电机的智能化系统更容易被工业自动化踩点,但用量级没那么快涨。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新能源热管理和工业电机哪个增长潜力更大,貌似没那么好说清。

顺便做个小计算。我看到三花汽车热管理系统给续航带来的提升,按每100公里节约充电成本算,大概能省个3-5块钱(样本有限),听着好像不多,但一年下来,跑几万公里的新能源车主能真正感受到。卧龙电机呢,工厂用电减少的成本更可观,一年能省几十万电费的案例也不少。两者侧重点完全不同。

其实到这里,三花和卧龙有点像同一个赛道上的不同角色,前者是靠心脏保养让车健康跑得远,后者是替工厂和机器提供动力,让整个产业链转起来。你会更看重哪一块?技术含量较高但应用场景模糊的热管理?还是覆盖面广、抗风险能力强的电机业务?

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各有优势,新能源汽车与工业自动化赛道双赢竞争,了解核心业务和行业前景后再做选择-有驾

有个有趣的猜测,我没细想过,三花未来是不是会尝试切入电机领域,跟卧龙来个正面交锋?毕竟新能源汽车里热管理和电机都不可或缺,这种横向拓展可能是个方向(纯属猜测)。但讲到这,我又想到一件事,供应链的复杂度可能让跨界并不容易,毕竟电机制造和热管理零部件中间隔了一道门槛。

好了,话到这儿,不禁冒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投资者,是更看重谁的稳定增长,还是谁的潜力玩法?别光想规模大、营收高,市场风向变了谁都得重新排队。

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各有优势,新能源汽车与工业自动化赛道双赢竞争,了解核心业务和行业前景后再做选择-有驾

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一个攻守兼备,一个多点开花,新能源和工业自动化双赛道谁更香?也许最后还是得靠你实地试驾体验或者深入交流客户反馈才能真正定论。你呢,有没有亲自接触过他们的产品,感觉如何?或者,你觉得未来零部件供应链还会不会有新的黑马出现?这些事儿总是说不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