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新车上市,对比蔚来ES8,腾势N8L亮相

车间的灯光向来不讨喜,灰白色的亮度打在一排排未上色的车身上,像是法医台上的证据——每一道焊缝、每一处接缝都无所遁形。

这天我去大众安徽,工位角落停着一辆还蒙着面纱的SUV,身形庞大、轮廓锋利,像一头被困在玻璃罩里的新物种。

旁边两个工程师在扒着数据对比,嘴里蹦出几个熟悉的名字:“蔚来ES8、乐道L90、腾势N8L。”空气里有股熟悉的火药味——那种“三国杀”式的市场较量,又要开场了。

如果你是工程师,站在这台车前面,大概会好奇:同样是中大型纯电SUV,凭什么轮到大众这台“与众08”来搅局?

德系新车上市,对比蔚来ES8,腾势N8L亮相-有驾

更别说它还顶着德系光环,轴距三米出头,单、双电机任君选择,一副要和新势力正面对线的架势。

这时候,你会开始盘算:在这个智能、续航、空间都要内卷到极致的时代,谁到底才是那块“最硬的骨头”?

先厘清案情。

与众08,这个名字本身仿佛有种“我不一样”的宣言。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从尺寸下手,5000毫米车长、3030毫米轴距,放在当下30万级市场,是条不折不扣的大块头。

对比蔚来ES8的3070轴距,也只短了区区40毫米,但与乐道L90直接拉开了100毫米差距。

再看动力,单电机版本230千瓦、双电机370千瓦,账面数据上,完全不虚后者。

德系底盘调校加持,空间与动力双重领跑,听起来似乎找不出漏洞。

证据链继续往下捋。

实用性层面,与众08偏偏没走蔚来ES8的7座路数,直接选了个5座大空间。

德系新车上市,对比蔚来ES8,腾势N8L亮相-有驾

这逻辑像是老法医解剖时候,不浪费一丝脂肪——第三排空间不是鸡肋,是直接剔掉。

后排乘坐、后备厢装载也随之提升。

再往细处扒拉,行李架、储物格这类家庭用户刚需,都逐项列齐。

动力输出上,和乐道L90那种150千瓦的温吞节奏比,显然“与众08”更像是开局就把主刀递给了右手,蓄势待发。

但真要说“德系底盘”会不会真的比新势力更香?

我得承认,现实往往比数据复杂。

底盘调校这玩意儿,台上比拼的永远不是极限,而是均衡。

这点上,大众过去吃过的螺栓和弹簧,确实比不少同行要多。

可你真问消费者,踩油门那一脚到底想要激情还是从容,答案只怕比选手还多。

磷酸铁锂电池组,理论上安全性、成本都更友好,维护压力低了不少。

可真到冬天,续航缩水、补能慢,谁能笑到最后,得看实际运行时的脸色。

德系新车上市,对比蔚来ES8,腾势N8L亮相-有驾

毕竟,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的恩怨,早就是新能源江湖里的一地鸡毛。

说到这里,你大概觉得案情明朗了。

但别着急,凶手往往藏在细节里。

智能部分,是与众08难以回避的短板。

蔚来ES8的NIO Pilot,腾势N8L的DiPilot 3.0,早已全场景智驾。

与众08呢?

L2++级驾驶辅助、AI语音助手,激光雷达、NOA一概不提。

说白了,先进但不高端,智能化体验和新势力有代差。

智能是眼下最卷的赛道,大众要想凭“德系标签”糊弄过去,难度比让老刑警用AI破案还高。

补能问题也不是小事。

磷酸铁锂虽然安全,但续航、充电效率掐着表计时。

蔚来的580公里续航、腾势N8L插混的1300公里,都是白纸黑字。

德系新车上市,对比蔚来ES8,腾势N8L亮相-有驾

与众08什么成绩,没下文。

800V超充技术也没个响。

你指望消费者闭着眼买单,不如指望法医能凭气味锁定案发时间。

毕竟,新能源用户都有“三怕”——怕续航缩水、怕充电排队、怕品牌没底。

说到品牌,这就更像个“老案子”——大众是老牌巨头,可在纯电市场,依然需要缴纳学费。

你拿大众的燃油时代荣光跟蔚来的换电服务、乐道的华为背书比,未免有点“翻老黄历”的味道。

品牌信任感不是广告砸出来的,是一台台新车、一单单售后、一场场口碑里堆出来的。

与众08要在短时间内打出“德系纯电标杆”的新标签,别说是汗马功劳,倒像是深夜守尸那种“用时间换信任”的活儿。

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自嘲,汽车评论这行干久了,容易变成“冷板凳上的侦探”。

市场风向、政策调头、消费心理,每一样都像是现场遗留的微量物证。

我们习惯了看细节、比参数、扒技术,最后发现,车的灵魂其实藏在一句“你愿不愿意为了这些优点,包容它的缺点”里。

德系新车上市,对比蔚来ES8,腾势N8L亮相-有驾

与众08说到底,是把德系“老本”做了最大化的复用,空间大、动力强、用料实在,家庭用户买回家就能用得舒心。

可你要说它能取代蔚来那些“科技感爆棚”的新势力设定,我是持保留意见的。

冷静地看,与众08是空间和动力的优等生,却在智能和补能上交了白卷。

有人认空间,有人挑智能,众口难调。

车市的逻辑,有时比案卷还现实——谁能在大多数人纠结的地方给出折中方案,谁就能赢得一票。

德系调校和用料,会是一块加分项,但不是万能钥匙。

这局棋怎么下,得等续航、价格、智能化细节陆续摊牌。

如果最终补能效率、智能体验还是没赶上主流,品牌背书再铁也难顶消费者的“用脚投票”。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老段子:法医验尸,不怕死因复杂,就怕生前过得单调——没有故事的尸体最难下结论。

车也是一样。

与众08这台新车,优点清楚、短板明显,能不能在市场里活出自己的“故事”,就看它后续还有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反转”。

你会为一台空间与动力拉满,但智能和补能尚待提升的纯电SUV买单吗?

还是说,科技与续航已成“刚需”,德系光环也只能当个安慰剂?

毕竟,市场才是真正的终审法官。

——有兴趣的话,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最看重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