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买车,一说到五十万预算的SUV,有人提了句“要不看看途锐?”结果立马被旁边人笑出声:“买大众?这价都快上X5L了,图个啥?”这话听着扎心,但现实更扎——2025年8月,途锐全国才卖了276台,连很多热门车型一天的销量都赶不上。要知道,这车当年可是挂着“平民保时捷”的名头,指导价60多万起步,如今裸车价干到37万起,落地才43万多,优惠快二十万,按说早该“真香”爆棚,怎么反而越来越没人买了?

这事儿真挺魔幻的,你说它不值吧,配置顶呱呱;你说它值吧,路上几乎见不着。 到底是消费者太挑剔,还是途锐自己“支棱”不起来?我琢磨了几天,发现原因还真绕不开这四点。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先说面子这事儿,中国人买车,说不在意品牌那是假的。四五十万的预算,你买台大众,别人第一反应往往是:“啊?这车得一百多万吧?” 误会一拆穿,尴尬就来了。这个价位,想撑场面的,加几万能上奥迪Q7、宝马X5L,加得不多还能选林肯飞行家、凯迪拉克XT6,甚至雷克萨斯RX350h混动,哪个开出去不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存在?更别提现在国产新势力杀得凶,问界M9、理想L9这些“车界网红”,配置拉满、尺寸更大、智能体验还上头,直接把途锐夹在中间——豪华感没赢过,科技感没赢过,连空间都差点意思,你说气不气人?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再看颜值,途锐这代车型,尤其是23款,前脸一瞅,好家伙,这不是放大版途观L吗?开出去别说“走路摇头晃脑”了,别人连你是啥车都认不出来。 虽然25款锐影版加了黑化套件,看着运动了些,但整体还是大众那套“套娃”设计语言,没啥新鲜感。反观雷克萨斯RX那种纺锤式前脸,或者飞行家那美式豪华范儿,辨识度直接拉满。途锐这造型,属于那种“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这车这么贵”的类型,劝退一批追求个性的买家。

第三点,尺寸真的有点“卡脖子”。车长不到4米9,轴距刚过2米8,连2米9都没到,你跟我说这是中大型SUV? 现在随便一台国产加长的中型SUV,比如理想L8、蔚来ES6,轴距都奔着3米去了,后排跷二郎腿都不带怕的。雷克萨斯RX虽然也不算特别大,但人家内饰氛围和静谧性拿捏得死死的。途锐呢?第三排基本是摆设,第二排也谈不上多宽敞。花四十多万买个SUV,后排还得抠脚趾头找空间,这谁受得了?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最后一点,很多人以为途锐是“便宜的卡宴”,但实际上,它可是“减配版卡宴,原价版豪车”。挂着大众标,享受的可是保时捷的售后待遇——保养一次小两千,换个保险杠四五千,空气悬架坏了?天塌了! 别看它入门就给空气悬架、全时四驱、HUD抬头显示、真皮座椅,听着很“真香”,但后期维护成本直接对标一线豪华品牌。相比之下,奥迪Q6、沃尔沃XC90这些,虽然也是豪华品牌,但保养和配件价格相对透明,还有官方套餐可选。途锐这“进口德系”的身份,反而成了负担,让不少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当然,你也不能说途锐没优点。它的机械素质是真的顶。 2.0T配8AT+全时四驱,开起来稳得一批,底盘扎实,过弯侧倾控制得比很多国产大块头强。空气悬架不是摆设,高速自动降车身,烂路还能升高,越野能力在同级里也算能打。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也到位,雨天过弯心里有底,不会让你“气的蹦起来”。 而且大众的三电技术虽然不吹,但稳定性没得说,小毛病少,耐造。

可问题是,现在消费者要的不只是“耐造”。他们想要的是“出片利器”,是“装逼利器”,是“床车”+“智能终端”的综合体。 途锐的车机系统虽然升级了,但比起新势力那套能语音控制空调、座椅、导航甚至K歌的,还是显得“老咕噜棒子”。L2级辅助驾驶有是有了,但反应慢半拍,自动泊车更是“劝退”项目。你说它像一台驾驶玩具?不,它更像一台沉默的德系老干部,踏实但不够有趣。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横向比一比,奥迪Q6胜在性价比和品牌光环,六座布局更实用;林肯飞行家美式豪华+V6发动机,声浪一响,档次感直接拉满;理想L9则是“奶爸神车”,冰箱彩电大沙发,全家出行幸福感爆棚。 每一款都有明确的标签,而途锐呢?标签是“低调”?可花四十多万买车的人,有几个真想低调?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所以你看,途锐的困境很真实:价格已经“跌冒烟了”,产品力也不差,但品牌、设计、空间、智能化,哪一项都没能“支棱起来”。 它像是一个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优等生,成绩好,但没人鼓掌。

途锐跌至43万仅卖276台,原因有4点-有驾

你说它值不值?从机械层面看,真香。但从消费心理看,它可能永远打不了“面子局”。这样的大众途锐,你会考虑买它吗?还是说,你更愿意加点钱上BBA,或者干脆冲国产新势力?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