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730刚上市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它到底怎么出现在消费者视野里的。其实不止我,很多同行都在看——毕竟,就这价格、配置和市场布局,明显有点不同一般的味道。
你知道吗?这次五菱真的是全品类出牌。从燃油、插混,到纯电,一口气全都搞了。之前我有想过,入门级家用MPV要突破什么难关?空间是硬指标。星光730的新车采用2+2+3的七座设计,座舱空间的数字我还专门翻了下笔记,达到了3331mm的长度。你像之前对比同价位的车型,比如一些合资的微面,空间表现还能差那么点意思,比如说,某个友人的大众微面,后排座椅虽说挺灵活,但实际放倒后,空间还比不上这台车的全用状态。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了几张内饰的效果图,觉得这布局的确还挺工整,就是中控的按键多,有点杂,但毕竟价格还得坚持,都能接受。)
空间大,是吸引家庭用户的重要因素,可不能只说空间大,还得实实在在。它用的全放倒魔术座椅,最大容积能达到1202L。这对于一台十万以内的MPV市场来说,算是硬核的表现了。对比同价位车的折中设计,这个容量确实有点看头。
讲到动力就得好好聊聊了。
你猜一下,它搁入市场的这个配套套餐,包括插混、纯电、还有燃油。这个组合可以说挺聪明,感觉像是在备战全场。
插混版用的是灵犀动力3.0系统,满电满油之后,续航能跨1100公里。那亏电状态,油耗大概在5.3L/100km左右。这个数据让人觉得挺有诚意的,毕竟现在很多人出门,还是会考虑油耗问题。
纯电版的续航虽然只有500km,但低风阻设计帮助降低了风阻系数到0.276Cd,这个数字在同级别里算是很低的。支持快充,20分钟从30%充到80%,这个用车便捷性不错。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用车的最大痛点,除了续航,就是充电时间。
燃油版本,搭载1.5T发动机,最大扭矩290N·m,配CVT或者6MT。这个扭矩还算有点挑战性,平衡动力和经济性。平常兜风,我发现油耗在5到6L之间挺常见,算上百公里能耗成本,基本是在合理范围内。
说到底盘,我又不得不提:它用了前后双独悬挂,操控稳定性和舒适性兼顾。你知道的,家庭用车里,乘坐感受多重要?比如我朋友那车,弹簧调得硬,过减速带那颠得跟坐云霄飞车似的。而这款车虽说定位入门,底盘做工还是很用心。
安全方面,采用六环高强钢车身,还装了吸能盒前后防撞梁。最让我安心的是碰撞后发动机下沉技术——这是个小细节,但代表了厂里对安全的ピ极致追求。按理说,这样的安全配置,也让它能赢得一些家庭用户的心。毕竟,春节回家,车上带父母,安全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们是不是也会有疑问,这么多配备,能真正做到成本控制吗?我觉得五菱把供应链的博弈操控得还不错。像我认识的供应商,反映挂件、内饰件的量产,性价比都还算合理。就像我们生活中买电脑、手机,要选性价比高的商品,车也是一样。
关于价格,7.10万元直接面向市场,有点让我觉得挺有意思。这价格,虽然比之前的宏光系列贵了点,但明显就是为了吸引家庭用户和年轻人。你那朋友买车,第一考虑空间和低运营成本吧?我猜测,这次五菱的布局很可能就是锁定这个优势。
我还在想——如果未来能把续航再提升一点,价格还能再冲刺个六、七千,买家会不会更乐意跳跃到纯电+家用的这个场景?我也没细想过,但觉得或许真会。
再说个小细节:刚才我翻了相册,看到内饰用料还算朴实无华,但大按钮、全玻璃仪表盘,总让人觉得贴近家用。很多车主说,不喜欢那种闪耀的高大上,他们更喜欢实用、耐看的。
市场的确在变。你们觉不觉得,像这样全品类布局的车,未来会不会抢占更大份额?毕竟,十万以下的市场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五菱这次一手抓空间,一手搞技术升级。
(这段可以再跑个题,自动驾驶的技术是不是也会在未来成为竞争点?)实际操作中,我总是担心,车辆的实际表现和宣传还会有差距。你知道,销售里有人说,车开得还不错,但就是个半成品,这种话我听多了。
我真的挺好奇:你觉得,像这种多动力+大空间配合的策略,能走多远?对比我们身边的其他车型,你觉得哪个短板最难突破?我猜,不管怎样,未来的市场一定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个星光730的步子,是不是给市场带来一点新鲜感?或者,还是说,看似全能的车,实际用起来会不会有些折腾?这些,永远留个悬念,不然太无趣啦。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