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比亚迪APP里悄悄上线“车窗透气”功能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真的有必要吗? 毕竟夏天远程开空调就能解决闷热,雨天还得担心漏雨,一条缝能有多大作用? 但仔细一想,每次上车前那股混合了皮革和隔夜空气的“车味”,或者下雨天后车窗起雾的尴尬,好像确实缺个不费电、不费时的解决方案。
车窗透气:比亚迪的“细节控”到底有多较真?
10月3日,比亚迪在APP里正式推送了“车窗透气”功能。 它不像传统遥控车窗那样需要长按按键,而是点一下自动开缝40毫米,再点一下自动关闭。 这
个缝隙宽度是经过计算的:既能形成空气对流降低车内温度,又不会让大型杂物或小动物钻进去。 有车主测试过,夏天暴晒后用车内温度计对比,开启透气功能的车内温度比完全关闭的车低近10℃。
争议点也很明显:雨天能不能用? 比亚迪在功能说明里直接标注“雨天或户外露天停车时建议关闭”。 实际测试中,小雨天气缝隙几乎不会进水,中到大雨时,车窗导轨边缘可能有轻微渗水。 所以这功能更像一个“场景化工具”,晴天通勤族停车后透气、地库车辆防潮,比全程开空调更经济。
目前支持车型覆盖了比亚迪主流系列:海洋网的海狮07 EV、海豹06 DM-i智驾版、王朝网的唐DM-i智驾版、汉系列,以及腾势、仰望、方程豹全系。 不过推送是分批进行的,同一车型不同批次的车主可能有人先收到更新,有人还得等。
唐DM-i智驾版:家庭用户为什么愿意为“冗余配置”买单?
9月16日上市的唐DM-i智驾版,把“家庭用车”的需求拆解到了极致。 17.98万起的价格,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包括高速领航和自动泊车。
更让家长心动的是两个细节:次低配就开始搭载6.9升车载冰箱(-6℃到50℃温控),奶瓶辅食都能存放;云辇-C系统过减速带时,车身晃动比老款减少30%以上。
续航数据很实在:175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城市通勤能实现“一周一充”,4.7升的亏电油耗对于一台近5米长的SUV来说,直接击穿了日系混动的省油神话。
车主反馈最真实的点是“服务冗余”:比亚迪提供免费取送车服务,覆盖机场、高铁站、医院这些停车难场景。
海豹07 DM-i:年轻人要的“科技感”究竟是什么?
2026款海豹07 DM-i把性价比打到了新高度。 14.98万起的轿车,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配版甚至加了激光雷达。 年轻人买单的理由可能更简单:230公里纯电续航是同级最长,意味着周末跨城往返能纯电直达;亏电油耗3.2升,每公里成本不到3毛钱。
它的科技感还体现在“不妥协的实用主义”:车身长度达到4995毫米,但转弯半径仅5.8米,窄路调头不比小型车费力;后排座椅通风加热功能在B级轿车上罕见,却成了全系选配。
秦PLUS:性价比之王靠什么守住销量标杆?
第二代秦PLUS的起售价下探到6.98万元,核心升级点全在“看不见的地方”。 亏电油耗从3.8升降至2.69升,一箱油能跑近1500公里;128公里纯电续航版本支持直流快充,30分钟补能80%。 这些数据背后是第五代DM技术对热效率的压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46%,比丰田混动还高4个百分点。
车主们更在意的是OTA升级的持续性。 半年时间里,这款车新增了20项功能,比如偏置泊车和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 一位网约车司机算过账:“每天跑300公里,油电混动模式下成本只要30元,比纯油车省一半。 车机每周都能更新点新功能,开网约车也不觉得腻。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