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厂的起拍价从19.15亿元一路降到9.92亿元五次拍卖都无人问津。 曾经轰鸣着年产22万台Jeep的流水线如今只剩斑斑锈迹和堆积如山的债务单。 2025年7月8日长沙中院一纸裁定宣告广汽菲克正式破产。 这个曾豪掷170亿投资的合资巨头最终以资产19亿、负债81亿的结局黯然退场。
一、高光到谷底:五年溃败全记录
2017年广汽菲克迎来巅峰时刻。 自由光、指南者、自由侠三款国产SUV横扫市场年销22.2万辆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刷遍街头巷尾。 危机早已埋下:2018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自由光“烧机油”问题有车主投诉百公里机油消耗高达1.5升。 厂商拖延两年才启动召回品牌信任彻底崩塌。
销量随即断崖式暴跌:2018年骤降39%至12.52万辆2019年再跌41%至7.39万辆2021年仅剩2.01万辆到2022年上半年月均销量不足200台。 股东曾试图挽救2020年注资10亿、2021年追加30亿推行“振兴计划”杯水车薪。 2022年9月公司资产负债率飙至110.8%每生产一台车都在亏钱。
二、致命败因:三记重拳击垮合资巨头
1. 产品定位“两面不讨好”
Jeep的基因本是硬派越野国产后却主攻城市家用SUV市场。 自由光定价37.19万仅比进口版便宜2.8万性价比被自主品牌碾压;越野性能缩水又遭核心用户抛弃最终在哈弗H6与丰田RAV4的夹击下彻底失守。 2018年砍掉菲亚特轿车线孤注一掷押宝Jeep。 当质量问题爆发整个公司瞬间失去缓冲带。
2. 股东内斗“互相拆台”
2022年初外资方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增持股比至75%广汽集团连夜发声明驳斥“未经我方认可”。 双方半年内多次公开互撕决策陷入瘫痪。 最典型的是连改个车灯设计都要等意大利总部审批而同期比亚迪新车从研发到量产仅需22个月。 电动化窗口被彻底错过十年未推出一款纯电车型眼睁睁看着理想、蔚来抢走市场。
3. 供应链“断尾求生”
外方股东早已备好退路:2021年关停广州工厂转给广汽埃安改造电车产线2022年宣布Jeep改以进口形式在华销售。 中方则陷入被动:长沙工厂设备因专供燃油车生产五折甩卖仍流拍;117亿债务牵连上千家供应商某车灯厂商被拖欠千万货款直接破产。
三、40万车主的绝望:买车买成“绝版收藏”
王先生2019年买的指南者如今中控屏故障却被告知“配件至少等两个月”。 4S店大批退网全国授权维修点只剩几十家。 更糟的是配件价格暴涨:原先800元的变速箱阀体现标价4800元保养成本飙升30%-50%。 二手车商直接拒收国产Jeep:“去年还能卖7万现在报3万都没人看”。
管理人报告显示正尝试对接第三方售后方案需债权人会议表决。 而主要债权人银行和供应商的清偿优先级远高于车主维权群里的焦虑与日俱增。
四、合资模式困局:光环褪去的残酷真相
广汽菲克并非孤例。 近五年铃木、雷诺、三菱等合资品牌接连退出中国背后是同一套逻辑的崩塌:
技术红利消失:十年前外资拿发动机技术换中国市场如今本土品牌三电技术反超占新能源市场65%份额;
决策链条冗长:合资公司重大决策需中外双方董事会批准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吐槽“我们改配置只要一次内部会他们得开三个月跨国会议”;
成本控制失灵:同级别SUVJeep自由光国产后成本比进口版仅降12%而吉利星越L本土研发成本低31%。
长沙工厂生锈的传送带旁还挂着2017年的标语:“年产30万辆倒计时100天”。 如今倒计时永远停在了破产裁定书送达的那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