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事儿闹得,荷兰人一拍大腿,决定不给咱们晶圆了,说是要“公开报复”。
我一听这标题,差点以为是哪个剧组又在拍商战大片了。
这年头,连卖半导体的都开始玩起“断供”这种极限拉扯的戏码了。
这事儿表面上看起来,是荷兰安世半导体(Nexperia)那位外籍CEO的个人秀,大手一挥,仿佛就能掐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
但咱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个人决定”,背后要是没点儿“大哥”的授意,借他十个胆儿也不敢这么玩火。
这“大哥”是谁?
不用我多说了吧,地图往西边一指,那个热衷于全球“搅和”的山姆大叔,身影若隐若现。
这剧本,美国人写得挺溜:让荷兰这个小兄弟先上,自己躲在后面当总导演,目的就是想在中国半导体这锅快要沸腾的热汤里,狠狠地舀走一勺,顺便把火给你关小点。
这操作,跟咱们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里,大反派总喜欢派小喽啰先上阵送人头,一个路数。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安世中国的反应。
荷兰那边刚宣布“断气”,这边安世中国连眼皮都没多眨一下,直接甩出一份声明,淡定得就像在说“哦,知道了”。
声明里那几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别慌,兄弟们,咱家粮仓里存货足着呢!成品、半成品管够,年底前客户的单子一个都不会少。”
这一下,可把荷兰政府给整不会了。
他们原本以为这招釜底抽薪能让咱们乱了阵脚,哭爹喊娘地求饶。
结果呢?
人家不仅没焦虑,还顺手启动了好几个B计划,新生产线验证加速,明年直接无缝衔接,实现生产过渡。
这感觉就像你憋了个大招想秒杀对手,结果人家开了个“锁血挂”,还顺便升了一级。
荷兰这波操作,非但没把咱们的供应链打断,反而像一脚油门,直接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进程给踹进了快车道。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牵扯出了一个“隐藏副本”——汽车产业链。
安世中国可不是什么小作坊,它是全球汽车芯片的重要供应商,尤其是在欧洲。
你敢信?
荷兰人自己家门口的欧洲车企,都得靠安世中国的芯片过日子。
这不,前脚刚宣布断供,后脚就有消息说本田的海外工厂因为缺“中国芯”直接停产了。
这脸打得,啪啪响。
这下欧盟也坐不住了。
一开始,欧盟可能还觉得荷兰这事儿干得“漂亮”,在一旁默许,甚至有点幸灾乐祸。
可眼瞅着自家汽车工业的生产线都要“歇菜”了,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欧盟委员会那位叫谢夫乔维奇的委员,赶紧出来打圆场,说这事儿“影响广泛”,欧盟愿意帮忙调解。
早干嘛去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火烧到自家眉毛了才知道疼”。
说到底,这场博弈里,荷兰从头到尾就是个棋子,还是个没看清棋盘的棋子。
它以为抱紧了美国的大腿就能分一杯羹,却没意识到自己成了中美博弈的炮灰。
最近中美在吉隆坡、釜山谈得不错,白宫那边甚至都松口说中国同意恢复向美国供应汽车芯片了。
你看,大国之间,利益才是永恒的。
荷兰这道局部性的禁令,最后伤害的,可能只有它自己和还没回过神来的欧盟。
所以说,想靠断供这种老掉牙的招数来锁住中国的发展,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我们这代人,就是在泥潭里摸爬滚打长大的,什么封锁没见过?
你越是卡我脖子,我越是要把自己的脖子练得比钢筋还硬。
荷兰这一出“报复”,最终可能只会成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历史上,一个不痛不痒却又极其生动的注脚。
至于他们自己,恐怕得在自己挖的坑里,好好思考一下,当棋子的滋味到底好不好受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