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不装了,摊牌了。
全新领克07 EM-P,限时价13.98万。
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秒,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完了,坏了菜了,吉利系这是彻底悟了,或者说,彻底颠了。这不是发布会,这是一场武装示威,是李书福老师对着所有还在矜持的友商,隔空喊话:“我不过了,你们也谁都别想活。”
他们管这车的目标用户叫「有为青年」。讲真,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就跟“亲”一样,充满了时代的黑色幽默。什么叫有为青年?就是那些被生活和KPI反复按在地上摩擦,但依然坚信明天会更好,实际上只是想买一辆能准时把自己从出租屋运到公司的移动求生舱的打工人。他们不需要什么宏大叙事,他们需要的是在堵车的半小时里,能让屁股舒服点,能让音响的动次打次盖过老板在脑子里的回响。
领克显然是懂了。或者说,被比亚迪和小米轮番教育之后,终于开窍了。
所以你看07 EM-P这套操作,它根本不是在做产品定义,它是在搞“军备竞赛饱和式打击”。入门就给你激光雷达、Orin-Y芯片,支持全国都能开的无图NOA。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去吃个沙县小吃,老板突然给你上了份佛跳墙,还告诉你这是套餐里最基础的,就问你怕不怕?
过去大家对辅助驾驶的认知是什么?是期货,是选装包,是销售顾问跟你吹牛逼的资本。但领克现在告诉你,这玩意儿就是个标配,跟安全带一样,买车就得有。至于你用不用,会不会用,能不能在早高峰被电瓶车大爷的鬼魅走位干沉默,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
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体会太深了。你以为你买的是自动驾驶?不,你买的是一种“科技信仰”,一种可以在朋友面前吹嘘“我的车会自己开”的社交货币。现在领克直接把这种货币给你整通货膨胀了,14万不到,人人有功练,人人都敢说自己是未来战士。特斯拉看了都得一个趔趄,马斯克的心态估计也得崩。
然后是那个LYNK Flyme Auto 2系统,配8295芯片。一堆参数,什么灵动桌面,什么AI大模型。说白了,就是让你感觉这块屏幕比你家电脑还快。但最有意思的是,它兼容了几乎所有手机互联,ICCOA、HiCar,甚至后续OTA一个CarPlay。
诶,这就有意思了。这就等于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家独门绝学练到了极致,然后告诉你:我觉得这些都是垃圾,我这儿还有本《武功基础广播体操》,你爱用哪个用哪个。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不装了,我就是个服务业”的终极觉悟。它在用行动告诉你,别扯什么生态闭环了,用户的手机才是真正的生态,车机就是个投屏器,谁好用就用谁。这种坦诚,简直让友商无地自容,属于是掀桌子的时候,顺便把桌子腿都给掰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精神分裂的传教士,一边在赞美这场自杀式的内卷,一边又在嘲讽它的荒诞。我昨天晚上点的麻辣烫,老板忘了给我放麻酱,我耿耿于怀到现在。你看,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车企觉得给了你全世界,你可能就想要个实体按键。
当然,领克这套七伤拳,打得最狠的还是感官体验。23个喇叭的音响,Nappa真皮,双层夹胶玻璃。这套东西放在几年前,那是妥妥的30万级别配置。现在,它出现在一台14万的车上。这不是产品力,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它在逼着所有对手做选择题:你是跟?还是不跟?跟,利润就没了;不跟,客户就没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尤其那个哈曼卡顿的选装,更是典中典。它就像修仙小说里的隐藏机缘,大部分人其实用不上,也听不出太大区别,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我能给你最好的,只是看你要不要”的姿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讲真,我看到现在,已经不关心这车的性能和油耗了。什么47.26%热效率,什么1450公里续航,这些数字在“13.98万起”这个王炸面前,都显得有点苍白。因为当价格和配置的矛盾激化到这种程度,技术参数就退化成了背景板。
最好的营销,是让对手睡不着觉。最好的产品力,是让用户觉得不买就亏了一个亿。
所以领克07 EM-P这车到底怎么样?重要吗?不重要。它可能有很多小毛病,它的辅助驾驶可能在某个犄角旮旯里就瞬间降智,它的车机可能会在某个莫名其妙的时刻给你唱一首《忐忑》。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像一颗信号弹,在2024年这个已经杀红了眼的汽车市场,告诉所有人:别装了,牌桌上最后的体面已经没了,之前小米只是把蛋糕端走了,现在领克是连餐厅都要爆破了。接下来,就是踩着尸体往上爬的修罗场。
这简直不是造车,这是在结仇!
你问我怕不怕?我反正已经开始兴奋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