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万买辆奥迪Q8,豪车梦成事故车梦碎?试驾车的“信任陷阱”你敢踩吗?

其实这事挺让人上火的,尤其是对于一个花费了半辈子心血购置心仪车型的人来说,要是最后发现自己买到的是事故车,心里的憋屈劲甭提了。奥迪Q8的车主秦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遭遇,他向媒体投诉,说自己去年花了58万从奥迪4S店买了一辆试驾退役车,结果现在才知道,这车居然是个修过的事故车。

58万买辆奥迪Q8,豪车梦成事故车梦碎?试驾车的“信任陷阱”你敢踩吗?-有驾

秦先生那时候在朋友圈看到一家奥迪4S店发的销售消息,说这辆车是试驾退役车,经过官方二手车认证,原版原漆,价格特别优惠。其实试驾车卖的不算新车,但也因为价格合适再加上官方认证,许多人会觉得靠谱。秦先生也是被这些信息打动了,他自己也确认过,说这辆车没出过事故,只是在洗车的时候蹭了一下,问题不大就买了。可谁还是图了个省心,58万花出去才知道,根本不省心。

后来今年,因为准备把车卖了,才发现问题——车商告诉他,这辆车有过大事故,出险记录还标明了赔付金额,16万多呢。再看车辆维修记录,换过不少零件,什么右前大灯、前保险杠、右前翼子板、轮毂,全都换了不止一次。一家4S店,对外号称原版原漆,实际上却是这样的情况,搁谁心里都是一万个不服气吧?

58万买辆奥迪Q8,豪车梦成事故车梦碎?试驾车的“信任陷阱”你敢踩吗?-有驾

这事吧,其实最扎心的地方还不是车的出过事故,而是那份合同。秦先生说自己绝对没有听过4S店明确说明车况,压根儿不知道曾经的事故纪录,还一口咬定当时看到的合同没有这部分车况告知。他觉得自己被骗了,尤其是这辆车还是他在这家4S店买的第二辆奥迪车。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开始理解他为啥这么气愤了?他一直信赖这个品牌,可谁能想到反倒被“熟门熟路”的商家给“坑”了。

4S店也没闲着,他们拿出了一份购车合同,说车况告知那部分是秦先生自己签字的,合同上有明确说明它的真实车况。呀,这么一对比,好像事情可就说不清了。4S店表示,当年跟秦先生对接的销售人员已经离职,具体情况根本无从进一步核实。这么秦先生买车时是不是被忽悠了,或者合同真的是他签字的,这事得慢慢查才能知道答案。

58万买辆奥迪Q8,豪车梦成事故车梦碎?试驾车的“信任陷阱”你敢踩吗?-有驾

说个题外话,合同风波其实是这事的关键。按理说,随着秦先生打算提起诉讼,他还需要司法鉴定看看合同上的签字是不是他的字迹。他手上也有一份合同,说要跟4S店提供的版本进行交叉对比。如果真的能证明合同中存在问题,比如字迹造假或者内容修改,那这件事的走向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有啥后果,现在还不好说,也不能瞎猜。

其实从这一事件吧,我们不难看到两个关键点:一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秦先生之所以会选择媒体曝光、闹到诉讼程序,也是出于对权利的坚决捍卫。58万不是小数目,这辆奥迪Q8是他带着信任和喜欢买的,而大事故车这件事直接破坏了他的购车体验,这个损失谁能背得动?二呢,就是二手车市场的透明度问题。试驾退役车、二手车市场,这些领域都绕不开一个词——信息对称。可是从秦先生的经历来这信息对称,只怕靠消费者单方面信任还远远不够。

58万买辆奥迪Q8,豪车梦成事故车梦碎?试驾车的“信任陷阱”你敢踩吗?-有驾

说到这儿,我们不妨再想一下,像秦先生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说明了二手车市场的信任机制仍然有漏洞?为什么会出现消费者对品牌信赖,但却被渠道“伤了心”的情况?不管是因为4S店销售团队交接混乱,还是因为人为违规操作,这些问题愈发凸显了“真实车况告知”的重要性。

至于最后事情怎么解决,可能几个月的诉讼程序也不会有一个特别快的答案。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至少能够学到两点提醒:第一,买车,尤其是二手车时,合同里漏掉的细节别掉以轻心,该看的内容不搞清楚,损失可只能自己背。第二呢,别只靠信赖品牌去选择购车渠道,尽量核实背景,了解车商的口碑,这样心里更踏实。尤其对于试驾车、退役车这些特殊车种,消费者可以主动要求对车辆进行更多检查和验证,不说得劲儿,但至少买得安心。

58万买辆奥迪Q8,豪车梦成事故车梦碎?试驾车的“信任陷阱”你敢踩吗?-有驾

从秦先生的经历来属于他和奥迪4S店之间的故事固然有些个别性,我们却不能忽略它背后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每个人来说,买车都不仅仅是一笔交易,还带着点生活中对新体验的憧憬,不是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