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玩科技,老车玩玄学”,车损险这把镰刀到底在割谁?

车损险这玩意儿,讲真,最近又被架在火上烤了。究其原因,不是大家突然变抠了,而是被现实的铁拳教育了,开窍了,悟了。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每年虔诚供上的那几千块香火钱,好像不是请了尊菩萨,而是请了个祖宗,一个不一定显灵但规矩贼多的祖宗。

不装了,摊牌了。车损险的本质,就是你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一场大型对赌协议。你赌你会倒血霉,保险公司赌你平平安安。你输了,你亏保费;你赢了,你出了事故,但你大概率也高兴不起来。这是一场你永远赢不了的赌局,因为规则是人家定的,裁判是人家请的,就连你手里的牌,都是人家印的。

这套逻辑,在新车上尤其成立。现在造车,特别是那帮新势力,突出一个“不务正业”。车不是车,是大型移动电子设备。以前的车,撞一下是钣金喷漆,现在你随便蹭一下,坏的可能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一堆听着就像修仙法宝名字的玩意儿。4S店给你开出来的就不是维修单,是赎金条子,那个数字能让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所以新车头几年,你不买车损险,就等于是在黑暗森林里裸奔,还是自带BGM的那种,生怕别人看不见你。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COS自爆卡车。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在的车圈竞争,早就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掀桌子。我活不了,你们也别想好。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各路神仙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价格战打到最后,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车价给你压到骨折,但维修成本给你拉到珠穆朗玛峰。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闭环,车损险就是这个闭环里最锋利的那把镰刀,专门收割那些被低价晃了眼,又被高昂维修费吓破了胆的韭菜。你以为你买了金钟罩铁布衫?坏了菜了,你买的只是在定损员面前表演一个心态爆炸的入场券。

“新车玩科技,老车玩玄学”,车损险这把镰刀到底在割谁?-有驾

我作为一个真的被特斯拉的维修费伤害过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对于某些品牌,你买的根本不是保险。比如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标本身,是那个“我开奔驰”的玄学气场。你买车损险,是为了维护这个气场的完整性,跟性价比无关。再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会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那个维修费是“科技的代价”。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去他妈的性价比!

“新车玩科技,老车玩玄学”,车损险这把镰刀到底在割谁?-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保险公司比喻成餐厅老板都太看得起他们了。他们更像是修仙门派的外门长老,收了你的灵石,给了你一本旷世神功叫《免责条款三百六十五条》,你还没看懂呢,人家已经闭关了。真出了事你想找他?“道友请留步,此事乃你命中应有此劫,与本门无干。” 典中典了属于是。

但是,但是,但是,这事儿到了开了七八年的老车上,整个逻辑就颠倒过来了。

给一辆残值就剩两三万的老伙计,每年花三四千买个车损险,这已经不是智商税了,这是行为艺术。你那车,可能一年的保费都快赶上报废回收价了。保险公司也精着呢,一看你这车,上下打量,那眼神就跟看一件马上要入土的古董一样。真撞了,定损员过来,咔咔一算,维修费八千。得了,大哥你也别修了,我们直接给你推定全损,赔你一万五。你一听,好像还行,但你忘了你车本来的二手价是两万。一来一回,你还亏了。这生意,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直呼地球人商业逻辑太特么超前了。

我小区那个停车位画的,我每次都感觉是在考科目二,就差个电子音在那喊“车身出线,考试结束”了。所以我特能理解老车车主的心态。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们不是在开车,是在玩一种很新的玄学。最好的防御不是保险,而是练就一身“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的民间智慧。所以你看,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特斯拉,不在那些代码和算法,而在中国马路上成千上万个不讲道理的“马路幽灵”老头乐。它们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是检验一切智能驾驶的唯一真理。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老车到底要不要买车损险?

讲道理,没必要。但有时候,人活着不能全讲道理。我一个朋友,给他那辆快十五年的老捷达每年都买车损险,我们都笑他傻。他说,这跟钱没关系,这车陪了他十几年,给他买份保险,就像给老将军配个好马鞍,是一种情怀,是最后的体面。

“新车玩科技,老车玩玄学”,车损险这把镰刀到底在割谁?-有驾

你看,这事儿一下就升华了。

所以这破玩意儿买不买的终极答案是什么?

是看你今天心情好不好。心情好,就当是给社会和谐做贡献了;心情不好,那省下这笔钱去吃顿火锅,不香吗?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