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超30万,交付仅6042辆,小米YU7这是怎么了?

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8小时内锁单量达到24万台,远超小米首款轿车SU7同期数据,甚至超过特斯拉Model Y前5个月在我国总销量。这一成绩直接刷新了我国汽车销售的历史纪录,展现了小米品牌在汽车领域的强大号召力

订单超30万,交付仅6042辆,小米YU7这是怎么了?-有驾

一、小米yu7交付乏力,让人感到奇怪

小米YU7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没有道理,其以25.35万元的起售价切入主流市场,全系标配800V高压架构、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精准击中了家庭用户对空间和智能化体验的需求,吸引了包括特斯拉潜在用户、燃油车升级客户在内的多元化消费群体。

令人遗憾的是,在7月销量数据上,小米yu7却呈现巨大反差。其7月实际交付量仅为6042辆,与预售阶段的狂热形成戏剧性反差。更尴尬的是,这一数字甚至不如SU7首月交付量,在纯电动车型的市场排名中仅位列第30位。

订单超30万,交付仅6042辆,小米YU7这是怎么了?-有驾

二、为什么yu7订单火爆,交付乏力呢?

造成这种"订单火热、交付乏力"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产能与订单的严重失衡。小米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年产能仅15万辆,即便是超负荷运转也只有24万辆,7月投产的二期工厂预计全年仅贡献6万辆产能。而SU7积压订单近30万台,YU7新增24万锁单,总缺口达24万台。

除此之外,交付链条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问题。官方App最初仅显示模糊的"8月初交付"提示,锁单后用户才发现标准版需等待54-57周,Max版也需34-37周。部分用户因系统故障延误锁单,交付时间从"准现车"跳涨至40周,而5000元定金因锁单完成无法退还,引发超过400起投诉。

订单超30万,交付仅6042辆,小米YU7这是怎么了?-有驾

三、虽然小米很努力,但产能依然有限

面对交付危机,竞争对手迅速发起"截胡"行动。某些车企推出"全补5000元定金"政策,精准狙击等待焦虑的用户。与此同时,二手市场出现"订单转让黄牛",Max版"准现车"订单加价高达2万元转卖,而标准版因交付无期遭市场冷遇。

为此,小米正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应对困局。产线改造方面,北京工厂启动"三班两倒",日产能从800台提升至1200台;而在供应链突击方面,小米也与宁德时代签独供协议,南京溧水电池包工厂7月投产。虽然小米在产能上很努力,但现实情况是小米汽车产能依然跟不上订单的脚步,这是小米yu7交付量后继乏力的根本原因。

订单超30万,交付仅6042辆,小米YU7这是怎么了?-有驾

四、写在最后

这场交付危机暴露出小米汽车从科技跨界到汽车制造的深层挑战,24万订单是市场投下的信任票,但53周的交付赌局不仅考验用户耐心,更可能因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退坡和技术迭代风险而影响实际用车价值。对小米而言,如何平衡SU7与YU7的产能分配,避免用户大规模流失,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的核心课题。这场由订单狂欢引发的交付拉锯战,终将检验小米能否跨越"交付力短板"的关键一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