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

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

有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怪有意思。前几年,楼下修车铺的老马还在和我争论,说电动车那玩意儿就是个“洋气玩具”,能跑能用的就特斯拉,比亚迪顶多算国产里的头牌。谁想到这两年风向说变就变了?连小区门口那家早餐店老板娘都知道,现在买电车不光盯着特斯拉看。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其实早些年确实是这样。身边不少朋友提到换新能源,第一个蹦出来的还是那个带“T”标志的小跑,什么Model 3、Model Y,一张嘴全是“马斯克牛逼”。可到了今年夏天,这事突然热闹起来——不是只有比亚迪能跟特斯拉掰手腕了,还冒出来俩狠角色:鸿蒙智行和小米汽车。

要说起这俩新对手,有人可能会嘀咕:华为、小米,不都是做手机的吗?你让他们搞整车制造,是不是又来凑热闹?我记得去年微信群里还有哥们拿这个开玩笑,说以后买辆手机送台车得了。但真别不信邪,今年七月的数据一出来,全群安静半天。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先说鸿蒙智行,人家7月份直接干到4万7千多台,比特斯拉还多出六千辆。这数据,我上周去洗车的时候听隔壁工位师傅顺嘴一提,还以为他吹牛呢。一查新闻,还真是这么回事。而且据说问界M8这种35万往上的大块头,一个月也卖出去两万多台——以前可没人敢想国产高端SUV还能冲进销量榜前十。

再瞅瞅小米SU7,21.59万起步价吧,也没见怎么降价促销啥的,可偏偏订单排队排到明年去了。我邻居阿涛三月份订了一辆,到现在还天天念叨产线慢,要不是工厂扩产,他老婆都打算退单换别家了。有意思的是,小米SU7这个车型,看着像运动轿跑,其实空间挺宽敞。我坐过一次后排,大长腿伸直没问题,中控屏幕UI操作习惯跟手机差不离,对老人来说也友好,就是副驾座椅加热调节藏得太深,每次找半天,这点倒挺让人抓狂。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这些品牌厉害的不只是卖得好,更关键的是用户认同感很强。比如华为那套鸿蒙座舱,有朋友开问界M9,说语音控制反应贼快,不像某些合资品牌喊半天才理你一句。“Mate手机配套用着顺溜,一屋子智能设备全打通”,这是他媳妇原话。不过也有人吐槽,高速路段自适应巡航有时莫名其妙减速,下雨夜间摄像头识别偶尔掉链子,但总体体验还是给好评居多。

至于维修保养,我倒遇见过一个奇葩事。有位技师讲,小米SU7 Ultra版零百加速1.98秒,那动力总成输出猛归猛,但刹车盘磨损速度比普通版本快一些。他亲眼拆过一台试驾车辆,两个月不到刹车片磨掉大半——所以激烈驾驶的话建议定期检查下制动系统。这种细节销售一般不会主动提醒,都靠老司机自己琢磨经验传下来,“不能光看宣传册上的数字,要会琢磨”。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圈里还有个冷知识,据群友爆料,小米最近推送的新OTA更新,把部分低配车型导航投屏功能开放给第三方应用,用起来方便不少。不过要注意,新功能上线初期偶尔会卡顿死机,最好等几轮优化再尝鲜,否则导航途中黑屏心态容易崩……

讲真,这波新势力之所以被称作“最危险对手”,并不仅仅因为价格战或者补贴政策,而是真正做出了产品硬实力。不烧钱砸市场,就凭技术和生态圈把用户黏住。这一点连老马(修理铺那个)都服气:“现在年轻人选电动车,看重的不止续航,还有软件、智能化这些花活。”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最后插句题外话,上个月碰巧赶上二手市场转悠,有个刚从上海回来的黄牛悄悄告诉我,现在收二手Model 3行情已经被压住,因为大家预期未来国产高端纯电越来越卷,再贵的新款落地就跌价。所以准备置换的人最近都有点犹豫,“怕今天刚买明天降两万”。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唉,如今路上看到满街各色新能源,各自炫技抢眼球,也许谁家的王座随时都会易主。但日常生活嘛,该堵还是堵,该抢充电桩照样抢,不过聊起哪个牌子的智能语音靠谱、哪款自动泊车省心,总归少不了互相抬杠几句。这世界变化太快,以后啥局面谁敢打包票?

特斯拉国内压力骤增,小米SU7与问界M8销量逆袭,新能源市场格局悄然改变-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