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十几年车的我,今天就聊聊这个极氪X Max五座版。其实这车刚出来,价格挺实在的,起步才15.58万,某些地方还能弄个一万的优惠,看着挺香的。可我也得说,你别只盯着这个数字,价格背后藏的猫腻还挺多。
说到价格。你要是打算入手,别忘了这个价位其实不包任何豪华配置。比如那啥智能天幕,要加钱的;冰箱?也是要多掏钱买的。别以为优惠了就啥都能省,装个天幕、后排空调座椅这些,全部加起来,轻轻松松就比车价多了个几千块。更别提,很多配置居然还是选装,不买就缺失,这在30万级别的车里,还挺有趣。
续航方面,虽说有530公里的数字,日常够用,但落后的800V快充技术却让人嫌弃。你在高速充个一二十分钟,容量能增加一半的说法,放在这车上,不太靠谱。特别我这人惯走城里,自己跑个50公里左右的短途,一个礼拜充一次电,基本能hold住。值得一提的是,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的,挺安全的,没啥爆炸的风险。
说到车身尺寸,车长4450mm,轴距2750mm,开在城市里挺灵活,停车也方便。可是二排座椅不能调节,坐长了腰疼,腰椎不好的人看得心烦。加上二排没加热、通风,更别说按摩,这感觉就是个功能型的车,后排坐的人得靠空调硬撑。要是夏天或冬天,乘坐体验打了折扣。有朋友曾经抱怨过:坐后排,没啥配置,真心不如一些合资车的后座舒适。我倒也觉得,舒适性不是极氪的强项,好在价格还算亲民。
性能方面,这车百公里加速5.6秒,日常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上次跟朋友说这数字,他笑着问:那你追求极速吗?我说,没有,也不至于。车队里的几个朋友都觉得够用,但别指望它像个跑车那样嗖嗖飞。就是说,燃油车比它快得多,但电动车天生扭矩大,起步快,这是优点。
安全配置方面,倒是亮点。像车道偏离预警、碰撞预警,倒是全标配。这些功能在城市开车,确实救过我几次命(这段先按下不表)。但让我挺不爽的是,基础的膝部气囊和中央气囊缺了点。前几天在修理工那边听到,这车安全配置还可以,但关键保护还差点意思。我脑子里一响:这算不算是个精简版的配置?毕竟全价15万出来,要是多点安全气囊,总归更安心。
辅助驾驶功能,倒是基础足够,也不敢指望它能自动驾驶。标配L2级别的车道保持,巡航还可以,尤其对我这种惯开高速的人,还挺顺手。但跟那些高端辅助比,还是差一截。你要长途开车,不得盯紧点,还得随时准备踩刹车。有人问我:这车适合走高速吗?我觉得还行,但别指望它能全程自驾把你解放出来。
关于舒适性,倒是挺花哨的,问题也不少。天窗是全景的,但不能开启,夏天开了大晒。天幕虽然有,但得加钱,就是为了那点遮阳用的。倒车影像大屏24.3寸挺方便,看导航不用低头,安全系数提升不少。方向盘手调居然也没有,是我没找到还是本来就没有?每次调完都得手动扭,停车时觉得挺不顺心。还有一些炫酷设计,比如无边框车门、隐藏门把手,看着挺潮,但冬天冻得响叮当,还真拿它没办法。转向辅助灯和前雾灯,似乎也没配,全是省钱策略?高速跑,噪音挺大,车里说话都得提高嗓门。车载冰箱要额外买,说白了夏天喜欢喝冰饮的,得自己得花钱年。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算了下,其实车的百公里能耗大概在15kWh(估算,毕竟没官方数据),满电大约能跑530公里,也就是粗算,能省的油钱还不少。至于保值率,估计能维持在35%左右(这估计也不好说,市场因素太多),对我来说,也不是特别关心,因为买它主要是代步。
我挺好奇的一点:除了日常通勤,降价后生活用车,极氪这款值不值得给命呢?毕竟它的硬伤挺明显。你说这车是不是挺折中的选择?价格倒是实惠,但后排那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真的是必须接受的妥协吗?还是说,未来的升级版会改善这些?我没细想过,也许有人会说:反正我就图个方便。但我觉得,要挑车,还是要多琢磨。
总结下来,极氪X Max五座版,确实能满足一些人的基本需求,日常通勤、上下班、短途出行这些,没啥问题。它的安全配置也还算靠谱,价位合适。可要是你追求长途舒适,或者对后排舒适性要求高,尤其是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家长,可能就得多看看其他品牌了。
不禁想,未来这车会不会加入更智能化的辅助?能不能有点自动泊车或全场景辅助之类的?毕竟,整个汽车产业都在变,一个更智能的极氪,或许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入它的车阵。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抓到一个小细节,离开市区的高速上,我曾经试过一脚油门推到底,感受了一次电门的力量。那瞬间成就感挺明显,毕竟电动车的扭矩释放得特别快,平顺又干脆。蓝天白云下,坐在后排想象未来:如果长时间高速,噪音大不大?真要成为舒适的长途车,还差点火候。
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辆理想车?我觉得,或许这极氪X Max就是那种够用但不惊艳的存在。有天晚上喝完酒,坐在车里想:有多少人在意细节?会不会有人拿这车跟朋友炫耀我家的电动车?或许有,只是在我看来,最后的价值,还是得看用车场景。
期待下次试驾能发现点新花样,或者有人告诉我:老李,你错了,未来的极氪会更厉害。但也许,最重要的,还是你怎么用它。
你们会怎么看?这价格和配置,能谋得满意吗?或者,那些硬伤里,有没有一条能忽略的理由?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