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新能源车已经统治市场了? 别急,看看这个数字:2025年7月,新能源渗透率确实冲过了50%大关,紧接着燃油车就杀了个回马枪,天籁·鸿蒙座舱直接带着16-18万的预售价横空出世,成了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0的燃油车。
这可不是简单换个车机,而是传统合资车企第一次把“油电同智”玩到极致。 当别人都在喊“电动化是未来”时,东风日产用行动告诉你:燃油车的智能反击战,才刚刚开始。
9月23日华为鸿蒙秋季发布会一结束,隔天东风日产就甩出王炸:天籁正式官宣搭载鸿蒙智能座舱5.0,预售价锁定16-18万元区间。 这价格一出来,朋友圈直接炸锅。
毕竟,同样用鸿蒙系统的尊界S800或问界M9,售价动不动冲上30万,天籁·鸿蒙座舱直接把高端智能体验拉到了主流家轿的价位。
有网友调侃:“以前买燃油车图个省钱省心,现在还能白嫖华为黑科技,这波合资车真玩明白了! ”
其实燃油车市场远没到退场的时候。 2024年全年数据显示,燃油车在国内仍占51.1%的份额,半壁江山坐得稳稳的。
问题也摆在那儿:年轻人现在选车,先看车机流不流畅、语音助手灵不灵光,传统燃油车在这块儿一直抬不起头。
天籁·鸿蒙座舱的突破,就是直接把满血版鸿蒙5.0和HUAWEI SOUND音响塞进车里。 你试过用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甚至智能家居吗?
鸿蒙座舱的分布式技术能让手机和车机无缝接力,听歌时音响系统还能模拟剧院声场,这些以前可是电动车的专属福利。
设计上,天籁·鸿蒙座舱也没掉链子。 经典V-Motion前脸升级了更大尺寸的黑色格栅,配上贯穿式灯组和发光Logo,远看科技感直逼新能源车。
车身长度拉到4920mm,轴距2825mm,后排“大沙发”座椅还是日产祖传的舒适。 动力则保留了那台2.0T VC-TURBO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技术让油耗和性能兼顾。
说白了,它没丢掉燃油车的核心优势,只是给这些优势套了个智能外壳。
合资车企为啥突然这么拼? 看看销量就懂了。 2025年上半年,天籁销量同比下滑超过60%,压力山大。
另一边,奥迪A5L、大众途观L Pro这些传统燃油车,都开始抱中国科技公司大腿,奥迪用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大众找大疆搞辅助驾驶。
东风日产和华为的合作,更像是一场“分工革命”:车企管好底盘、发动机这些硬件基本功,华为这类科技公司负责搞定智能生态和软件体验。
这种模式研发成本低、上线快,特别适合不想盲目跟风电动化的合资品牌。
价格策略才是天籁·鸿蒙座舱的狠招。 16-18万的价格锚定主流B级车市场,正好卡在帕萨特、凯美瑞这些传统燃油车和比亚迪汉DM-i等新能源对手之间。
没有续航焦虑,没有充电烦恼,智能体验直接看齐高端电车。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定价可能比部分纯燃油版天籁还低,东风日产明显是想用“智能平权”换市场增量。
行业里已经有不少跟进动作。 奔驰提出“油电同智”概念,奇瑞计划在2025年底前让30款车型搭载智能驾驶系统,覆盖全动力类型。
吉利也宣布要给燃油车升级电子架构,用上和新能源车一样的智能座舱。 就连大众都计划把和中国企业合作的智能架构拓展到燃油车。
天籁·鸿蒙座舱的落地,像是一块试探市场的石头,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后,销量数据会直接证明这条路能不能跑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