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极狐T1那个6.28万的起售价,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值不值,而是北汽的朋友们是不是最近财务上遇到了什么想不开的事情。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是直接扛着煤气罐冲进了友商的董事会,高喊一声“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行业的蛋糕给端走了,那极狐T1这波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MG4留下,顺手还把餐厅给爆了。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真实写照,一个充满了行为艺术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什么体面竞争,不存在什么技术交流,只有最原始的生存法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MG4之前还在那儿美滋滋地宣传自己是“同级更长续航”,结果极狐直接掏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价格,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两个修仙者正在斗法,一个刚念完咒语,准备放一个华丽的大招,结果对面那个哥们直接选择了肉身自爆,用灵魂冲击波把全场清了。这还怎么玩?同行看了都得傻眼,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场荒诞的对决。MG4说,我有530公里的CLTC续航。诶,听着很美好是吧?但我们这些老韭菜都懂,CLTC续航这玩意儿,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认真你就输了。它更像一种品牌玄学,是给那些活在PPT里的用户的一种精神慰藉。而极狐T1呢,不跟你玩这个,它说我只有425公里,但这是“反向虚标”,实测能跑434公里。这叫什么?这叫不务正业。别的车企都在研究怎么把牛皮吹得更大,极狐在研究怎么把牛皮往回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非常关心李斌老师之外,现在又多了一个需要关心的对象。
这种行为在营销上叫“建立信任”,但在我一个中年人看来,这背后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掀桌子逻辑。它在告诉你:你看,他们都在骗你,只有我说了实话。这招太狠了,因为它直接攻击了整个行业最脆弱的根基——信任。这就好比一个武林大会,大家都在比谁的剑法更华丽,结果极狐冲上来说,你们的剑都是假的,看我的,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开始扫射。这还比个屁啊。
然后是空间和健康座舱。MG4搞运动座椅,后排头部空间局促,典型的单身狗快乐车。极狐T1不跟你扯这些,直接把轴距干到了2770mm,后排能跷二郎腿,还能塞8个登机箱。最骚的是那个“零醛零苯”座舱,甲醛含量是国标的十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买的是一个移动的无菌实验室,一个给孩子准备的压缩毛巾,回家一泡水,变成了一个安全堡垒。这帮车企真的开窍了,它们终于明白,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什么零百加速,什么操控基因,都不如“我娃在这车里会不会吸毒”来得重要。这是一种降维打击。MG4还在跟年轻人谈诗和远方,极狐已经开始跟中年人谈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的保障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它就是这个理儿。
再看智驾和车机。MG4拉来了OPPO,搞了个8155芯片,手机车机无缝流转,主打一个机你太美。极狐呢?15.6英寸大屏,搞自定义场景。这两种路线的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MG4认为,车是手机的延伸,是年轻人的另一个数码玩具。而极狐认为,车是一个“家”,需要的是稳定、可靠和场景化的服务。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各种所谓智能汽车的人,我必须得说,现在大部分的智能座舱都是一坨屎。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新鲜两天就再也不碰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路上的大爷躺得快,你L几的自动驾驶都得跪,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极狐这种回归场景本身的做法,虽然看着土,但可能才是真理。
最后,也是最颠覆三观的,是那个“三电终身质保”。坏了菜了,这玩意儿一出,基本上就是不给友商留活路了。对于电车用户来说,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就是电池衰减,就是哪天车子突然趴窝,换个电池比买个新车还贵。极狐直接给你来个“三魂七魄终身绑定”,只要车在你手里,它的核心就归你管到死,自燃了还赔新车。这已经不是卖产品了,这是在卖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MG4的6年15万公里质保,在它面前,简直就像个笑话。这是一种什么心态?这是一种“老子豁出去了”的癫狂。
所以,这场对决有悬念吗?没有。MG4和极狐T1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MG4是一把锋利的匕首,适合那些追求刺激、享受当下的年轻人。而极狐T1是什么?它是一面涂满了剧毒的盾牌,它自己不一定能打,但谁碰它谁就得中毒。它用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和一个无法拒绝的售后承诺,在10万内这个市场,划下了一道血淋淋的分割线。
所以选哪个?别问我。这帮车企能不能实在点!天天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对于追求运动和数码体验的年轻人,MG4或许还能看一眼。但对于绝大多数只是想买个代步工具,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家庭来说,当一个“安全堡垒”的价格比“运动先锋”还低,并且还附送终身保险的时候,选择题就变成了一道送分题。最好的防守就是掀桌子,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极狐这一手,堪称典中典,它不是来赢的,它是来让所有人都别赢的。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