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风云再起,一场新的排名变动引发了行业关注。前十榜单中,除了丰田和大众凭借超过400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第一和第二,其余八家车企座次均有调整。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的比亚迪和吉利首次双双超越本田、日产,闯进全球前十强,而昔日的日系劲旅却集体走下坡路,尤其日产,销量同比下滑6%,彻底跌出前十行列。
中国车企的崛起势头异常迅猛。数据显示,比亚迪和吉利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销量214万辆和19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3%和29%,是前十大车企中增速最快的两家。比亚迪凭借这一成绩,从去年的第八名升至第七;吉利则从第十名跃升到第八。更重要的是,两家企业的增长并非偶然,而是与新能源汽车的扩张密切相关。
比亚迪坚持“只做新能源”的战略已经结出硕果。2024年起,它的销量就已超过本田和日产。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全面发力海外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和皮卡在海外销量超过4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32%,成为整体销量提升的关键。目前,比亚迪的市场版图已经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吉利也展现出强劲的追赶之势。2024年总销量仅比日产少一万辆,但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就突破72.5万辆,同比激增126%,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一半。尤其是在银河品牌独立之后,上半年销量接近55万辆,同比增长232%。更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计划在下半年推出5款新能源新车,将全年销量目标提升到300万辆。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市场整体也在提供强大助力。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核心驱动力,产销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占据新车市场的44.3%。可以说,以新能源为主导的产业变革,正深刻改变全球汽车格局。
与中国车企的上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系“三强”的持续下滑。本田上半年销量178万辆,同比下降5%,排名从去年的全球第三跌到第九。铃木销量163万辆,同比下降2%,排名滑落到第十。而日产更是跌幅最大,仅售出161万辆,同比下滑6%,直接跌出全球前十。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还有政策因素。今年美国对日系车征收15%的关税,直接打击了日系车企在其主力市场的销量和业绩。结果就是,丰田、本田、日产三家巨头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普遍大幅缩水:丰田下滑37%,本田腰斩超过50%,日产更是由盈转亏,净亏损高达1157亿日元。
在中国市场,燃油车为主的日系品牌逐渐被新能源势力超越。本田、日产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降幅均超过17%,而铃木和三菱早已选择退出中国市场。日系车企中仅有丰田在中国实现了小幅回升,这是四年来首次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车型铂智3X的热销。
更为棘手的是,日系车原本稳固的东南亚阵地也在被中国品牌蚕食。过去,这里日系车市占率超过七成,如今大批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布局。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等八家企业已在泰国投资建厂,生产电动车。面对压力,日系车企不得不收缩产能:铃木和斯巴鲁宣布关闭泰国工厂,日产计划在2025年9月前停掉一家工厂的部分业务,本田也准备整合泰国产能。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全球汽车产业的版图正在被重新绘制。比亚迪、吉利快速上位,成为新一轮竞争的代表,而日系品牌的连连退却,则折射出新能源转型中的巨大挑战。未来竞争的胜负,或许就在于谁能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赛道上走得更稳、更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