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印象城,上海嘉定区的一座热闹商业广场,聚集了几乎所有热门新能源车品牌。小米汽车位于L2-61位置。
左侧是小米手机,右侧则是小米汽车展区,一台SU7,一台即将上市的小米YU7。小米YU7计划于6月26日发布,对标的正是特斯拉Model Y。
在发布会前一周,《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采访了十几位在小米YU7前停留的顾客。其中约有七八人都表达了购车意向。
这些人的年龄从22岁到47岁不等,职业多样,包括建材老板、国企员工和汽车供应商等。大多数人是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现行车品牌跨度大,涵盖自主到BBA等多个品牌。
不少受访者试驾过特斯拉Model Y、理想L6、蔚来ES6等车型,也考虑过阿维塔12、极氪001、领克08等选项。
小米第一款车SU7的成功虽然带来了负面消息,但许多受访者表示愿意相信小米,期待其第二款车型。
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二十余万元的大宗商品,很难像小米手机那样靠“发烧”驱动消费,理性因素更多。
外观设计吸引眼球
小米YU7的外观设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长车头、低趴车身和肌肉感的前备箱让人印象深刻。
38岁的车企从业者王桐驾驶上汽大众途观X,正考虑换购小米YU7或理想L6。他欣赏小米YU7的设计风格,认为城市使用及偶尔旅行非常合适。
王桐表示,小米YU7的续航能力强,预计能达到800多公里,适合他的使用需求。
国企员工胡女士同样被YU7的颜值吸引。她试驾过特斯拉和蔚来,对小米YU7的宝石绿色版本印象深刻,称赞其精致且颜色诱人。
胡女士希望车大小适中,既不会太大也不太小。她认为问界的车就太大了。
00后的张阳通过宣传和舆论了解到小米汽车,目前开一辆奔驰GLC,希望能增购一辆电车进入限行的市中心。
身高190cm的他觉得小米YU7帅气且续航能力强,非常适合自己的需求。
几乎所有的潜在用户都非常关注车辆的外观。小米SU7的女性用户比例高达28%,许多人购买是为了女友或太太。
从小米YU7的反馈来看,颜值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
续航能力突出,智驾有待提升
小米YU7继承了SU7的大电池策略,提供CLTC续航达到835km的标准版和760km的高性能版。
同级别的大多数品牌,续航大多在500-700km之间,小米YU7的长续航能力打动了一些消费者。
22岁的张帅开上汽荣威RX5,试驾过阿维塔12、极氪001、领克08等车型,因为每天通勤里程较长,他选择了续航更长的小米YU7。
不过,小米YU7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还需更多证明。47岁的汽车钣金店老板王红卫试驾过奔驰EQE、蔚来ES6等车型,他更关注智能辅助驾驶配置。
政府招商经理杨建则表示,虽然小米智驾现阶段不完美,但相信通过OTA升级会有所改善。他并不经常使用智能驾驶功能。
建材领域的杨昌从朋友那里听说:“小米在辅助驾驶方面还有待提升。”但他对小米表示理解,相信数据更新后会有所改善。
小米YU7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硬件配置相当强劲。
但在其他消费者看来,小米需要时间证明其智驾能力。
并非全是米粉,购买决策趋于理性
小米YU7的潜在买家并非全是忠诚的米粉,很多购买决策都是基于理性的考虑。
合资油车换购者杜建试驾过智己LS6、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看重空间,不喜欢增程和换电。
他表示,如果明年电池政策变动,担心老款车价格会大幅下跌。
为家人看车的杨先生也是油车换购,他表示价格是重要考虑因素,“也不是出了一定会买”。
杨昌的吉利远景X3开了四五年,现在受到小米YU7的热度影响产生了冲动消费的念头。
他之前看过的蔚来ES6、理想L6都没有心动。他现在只等价格公布,希望能比特斯拉Model Y低一些。
从这些潜在用户来看,尽管他们对外观、品牌和技术有一定要求,但价格敏感度也很高。
小米YU7的潜在买家大多是合资油换电用户,他们对设计和品牌有较高要求,但也非常重视价格。
他们对智能驾驶的能力相对宽容,这可能是小米在这一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小米SU7单月销量已达两万多辆,定位中大型SUV的小米YU7来势汹汹。雷军对其产品力充满信心,期待继续挑战特斯拉Model Y的地位。
一位小米汽车销售表示,SU7偏年轻化,用户大多在20-35岁之间;YU7的用户主要在25-50岁之间,有娃家庭更倾向于选择空间更大的YU7。
特斯拉Model Y坚挺的销量能否被小米YU7撼动,拭目以待。
(文中涉及的人物均为化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