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远大客运停运风波:民生出行的两难抉择
看到公告那一刻。心沉了一下。
60%车次削减。这个数字很刺眼。大连远大客运突然宣布。所有气电混动车辆停运。即刻执行。
为什么?
车辆已运营十年。安全考量。说得通。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翻开历史。远大不是第一次换车。2025年7月。二十高中至建设街线路更新20台新能源车。更早。2025年底。祥和花园至胜利桥北线路投放15台新能源公交。当时报道明确写着:“所有线路将全部实现新能源绿色乘运模式”。
计划很美好。
现实呢?
1107路。胜利桥北到祥和花园。唯一线路。原本等30分钟正常。现在再加60%等待时间。老人怎么办?上班族怎么办?
公告最初版本。根本没提新车到位时间。后来才补充:11月底上线。
两个月空白期。
公共交通是城市血脉。说断就断?安全当然重要。但民生呢?
这背后是财务困境吗?远大和公交公司同属公交集团。却是独立经济实体。郊区线路长。客流分散。亏损是常态。
全国多地公交停运。保定。兰州。商丘……不是孤例。
但大连不一样。
交运集团曾承诺:先期投放400台新能源车。旅顺已全覆盖。金大线全部更新。为什么远大出现断档?
车辆报废没有过渡期?购置计划没有提前量?
站台上。乘客面面相觑。“等不起。只能打车”。出行成本瞬间翻倍。
新能源转型是趋势。安全底线必须坚守。但民生服务不能成为代价。
两个月的等待。对决策者只是报表上的过渡期。对市民却是每天的煎熬。
公共交通的“公”字。意味着公益属性。社会责任。远大这出戏。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智慧。
平衡点在哪里?
或许。我们需要更透明的解释。更周全的过渡方案。而不是一纸冷冰冰的公告。
公交优先。本质是百姓优先。这个初心。不能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