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干个十年二十年,你慢慢会发现,真让人留恋一家公司,不光是工资多少、升职有多快,而是一些细节背后的温度。
钱重要,平台重要,但人文关怀这种看似虚头巴脑的东西,往往才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
因为工资再高,也总有同行能给得更多;升职再快,也总有人比你爬得更猛。可真让人舒服的,是公司把你当“人”来看,而不是当一颗螺丝钉。
说句老实话,大多数大厂嘴上喊“以人为本”,结果做的事儿是天天加班、周末被群轰炸、法定节假日都能想出花来补班。
员工嘴上不说,心里都是明白的:对,你们是大厂,光环大,待遇优,但真到了细节上,就是冷冰冰的一台机器。
偏偏这种冷,时间一久,最容易把人心磨没掉。大家白天干活,晚上回家还翻小号骂一句:“不把人当人啊。”
所以,真要说职场里哪种公司算“良心”,并不是说少加几次班就能盖棺定论,而是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它给不给你一份体面。
比如极端天气的时候,你在路上暴雨里趟水,或者台风天大风大雨硬扛着去上班,这种场景下公司一句人性化的安排,就能直接把口碑拉满。
它不是多大一件事,你甚至可以说对公司没什么实质损失,但对员工来说,心里的那口气就是顺的。
近日,看到一位比亚迪的员工爆料:
笛子这波上大分,这次台风天,互联网不少是远程办公,笛子竟然放一天多,不知道周六补班不?
平时大家对比亚迪的印象,不是强度大就是狼性管理,这次反倒给了一个大大反差:台风天直接放一天多假,哪怕后头补不补班不确定,这份爽快已经够打动人了。
互联网公司,绞尽脑汁想维持产出,硬是在群里喊远程办公;而笛子干脆利落一句“放假”,这气势就让人忍不住竖大拇指。
人文关怀这块,比亚迪是真的做了件漂亮事,没法黑。
说白了,关怀不在于字数,在于态度。放一天假可能对企业产值影响不算什么,但在员工心里,份量却非常重。
员工会觉得:公司真把安全、身体当回事,不是逮着机会压榨。这种感觉,有时候比涨薪还暖。
因为钱你拿到手,心里不会立马感恩,而人性化的瞬间,你能记一辈子。
我身边一个朋友在南方某科技厂,之前遇到暴雨红色预警,公司还逼着大家冒雨去打卡。有人当天摔了一跤,手机泡坏了,公司赔了吗?屁都没有。
那种无力感,大家都懂。之后哪怕这公司给了一点小奖金,都很难挽回人心。
反观比亚迪这次,放假放得干脆,员工语气里更多是惊讶和一丝点赞:原来公司也能这么有人情味。
这种反差,才是真正能留住人的。你别看员工嘴上抱怨卷,真心认可的公司,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
这就是大厂和“有温度的大厂”的区别。狼性不怕,就怕狼性里夹带冷血。
比亚迪这一手,至少在外界舆论里赚到了分,人文关怀四个字,不是贴海报喊口号,而是台风天的一句放假通知。
很多时候,我们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这些小事堆起来的。
比亚迪其他地方可以吐槽,但这波人性化操作,是真大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