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二季度净利大跌30%,价格战激烈冲击行业格局

比亚迪的二季度财报一出,整个行业像被泼了冷水,没人愿意承认领头羊也会跌跟头,但现实就是这么扎眼。

8月29日晚上,比亚迪刚刚在深圳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涨了14%,乍一看还挺唬人——可细拆季度数据,意外就冒出来了。

比亚迪二季度净利大跌30%,价格战激烈冲击行业格局-有驾

二季度净利润只有63.6亿元,同比下滑了30%,这是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头一次单季度利润掉头向下,市场一下子就炸锅了,尤其在彭博社眼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数字波动,而是价格战杀到白热化的信号。

行业本来就卷,2025年这个夏天更是卷得没边,市场份额的争夺战让每家车企都铆足劲出招,谁都想抢头牌,可谁都被逼得喘不过气。

哪怕是比亚迪,哪怕海外市场卖得挺猛,到了6月底这三个月,净利润依然只有63.6亿元人民币,按当天汇率算也就8.92亿美元,没达到分析师们设想的温和增长,这下外界的信心也跟着打了折扣。

更扎心的是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还有18.8%,现在只剩18%,虽然还比吉利、奇瑞这些同行高,但下滑这事儿没人能装作没看到。

可扩张背后,利润压力越来越大,Sanford C. Bernstein在8月底发报告说,比亚迪利润率下滑是“竞争的伤疤”,讲得直白,促销力度加大了,销量却没能跟着起飞,资本支出还越来越多。

比亚迪二季度净利大跌30%,价格战激烈冲击行业格局-有驾

分析师Eunice Lee他们在报告里指出,利润率压力没减轻,反而更大了,全球化很美好,现实却不留情面。

回过头看,比亚迪这一路,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成绩是亮点,海外销售贡献越来越多,可国内市场压力就像山一样压着,价格战的锅,谁都没法放下。

价格竞争肯定有短板,打折促销表面上是拉量,实际很容易伤到利润,尤其今年这种全行业拼刺刀的阶段,品牌力再强也得跟着市场走。

大家都在说,新能源车的时代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但现在的比亚迪,面临的却是利润和份额的双重拷问。

2025年上半年,行业格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头部企业的安全感也正在被蚕食,市场份额不是随便就能守住的,品牌护城河看似坚固,其实风雨中也会漏水。

比亚迪二季度净利大跌30%,价格战激烈冲击行业格局-有驾

巴西市场占比三分之一,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都在发力,海外看起来是避风港,可汇率波动、贸易壁垒、新能源政策变化,每一样都可能变成新麻烦。

毛利率下降,从18.8%到18%,哪怕还领先别人,投资人也会用放大镜去看,毕竟资本市场只在乎未来能不能赚更多的钱。

比亚迪想要在全球市场里跑得更快,注定要付出更多,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管理成本,都需要跟上扩张的节奏,否则一松劲,利润就可能被对手蚕食。

行业这几年变得越来越极端,不拼价格就拼技术,不拼技术就拼渠道,新能源车厂谁都不想掉队,可谁都不能保证永远站在风口。

财报把问题摊在了桌面:净利润下滑,毛利承压,扩张成本上升,市场份额依旧要守住,企业的每一步都像踩在钢丝上,随时可能失足。

比亚迪二季度净利大跌30%,价格战激烈冲击行业格局-有驾

比亚迪这次的业绩有点像一记警钟,提醒所有车企,不管你现在多强,下一秒就可能被市场教做人,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2025年,新能源市场的游戏规则在变,品牌、技术、资金、渠道,每一样都得同步进化,光靠一时的领先肯定不够。

行业里的对立和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头部企业和新势力的分野变模糊,谁都想活下去,谁都想成为最后的赢家,可成本、利润、市场份额之间的平衡越来越难抓。

国际舞台是机会,也是风险,出海看起来很美,可每一寸土地都需要用真金白银去打下,每一个政策变动都可能让前功尽弃。

比亚迪二季度净利大跌30%,价格战激烈冲击行业格局-有驾

市场环境如此复杂,企业只能不断调整策略,既要守住利润,也要抢占市场,既要扩张速度,也要控制风险,任何一头失守,后果都可能是致命的。

未来会怎么走,没人敢打包票,2025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变化等着被揭开,利润和份额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头部企业的安全感终究只是暂时的,谁都得随时准备迎接下一轮冲击,市场不会给任何人太多喘息的时间。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进入高潮,谁能笑到还真不好说——但毫无疑问,2025年会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无法轻松过关的一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