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小区楼下碰到老冯,他穿着油腻工装裤站在白色3系旁边,指着前机盖侃侃而谈,说以后高档车用的材料都要变了。问他怎么讲,老冯揪着烟头说:“听饭桌上一小子吹,宝马的新M那叫一个厉害,全球首批上量的亚麻纤维车身板,连碳纤维都不稀罕了。”旁边开老E的孙姨还纳闷:亚麻纤维不就是织布那玩意儿,还敢给车做壳?
其实亚麻纤维这玩意在欧洲不少见,法国地广,亚麻一茬一茬种出来,做成布料、衣服是常事。可最近几年工程师都琢磨,既然它强度不差,重量又轻,是不是能折腾出点新名堂?宝马也不是第一天玩复合材料的人,早年碳纤维刀叉都往车上一顿安,可那成本老高。亚麻,听车友群里那谁说1.4的密度,连碳纤维都比不过(群里哥们自己查的,说碳纤维大概1.8),也就比铝轻一半。
有一回跟售后技师赵师傅闲聊,说起这新材料的活儿。他倒是摇头:“车顶壳能换就换,真要拿亚麻那毛东西攒个副车架?小心过减速带咣当就散了。”不过据说人家宝马也懂规矩,重大受力件还是金属扛着,亚麻主要搞那些外观覆件、内饰板。一来轻,二来也环保——不像碳纤制造时烧煤电碳化,亚麻顶多水泡泡捣捣纱就出材料了。好几个做环保的兄弟对这事挺看重,还说亚麻做的壳寿命到了也好回收,不像碳纤换代就只能断送了。
顺带提一句,亚麻纤维现在价格不比铝便宜——主要是工艺麻烦:拔纤维、织布、跟树脂扣起来,还得加一层特殊的加强网,我记得有家瑞士Bcomp鼓捣出来的什么PowerRibs。熟人闹过笑话,车展上摸人家那亚麻门板直呼纹理好看,一问才知和碳纤维纹理有点神似,可摸上去不像以前那种塑料感,要糙实许多。后来圈里传,有次Bcomp那帮工程师把自家滑雪板技术翻一翻,再拉到赛车、量产车滴滴答答改,最终才成了现在这套组合。
上个月看了新款M4,后备箱那板子据说就是亚麻。低温时比碳纤还结实点,但爆炸冲击下比碳纤纤维断裂方式还柔和些,能多缓下一些能量——技术宅传的,说是F1或耐力赛用亚麻侧裙,撞了不那么碎屑横飞,打扫起来还省事。有车友开玩笑,说万一何时咱自个小区都能随手捡点亚麻残片,给手机壳攒个DIY。
这里倒想起北方技校开课那茬:老教师讲材料学,专门提过亚麻弹性模量,说最顶也就70GPa吧,钢铁七八倍子都压着;但你要换钢呢,车能重一百多公斤。养车师傅王大叔总说,你们年轻人啊,好材料都让你们赶上了。可保养起来还不见得省事,亚麻纤维真要坏了,二线修理铺未必修得了。上次某极星车主抱怨,屁股撞凹一台侧裙,镇上修理厂只会腻子和铁皮焊,喊价翻倍都没人接。
国外这些厂子其实争得挺火。除了宝马之外,听朋友讲,大众旗下Cupra也上了亚麻那一挂,起亚新出的概念车,尤其EV3和EV4那些内饰、门板也都用了,甚至沃尔沃那Recharge概念车、保时捷那台Cayman GT4 Clubsport赛道版也都印记。听说极星实际上合作方还不是Bcomp,而另辟蹊径搞的别的结构,就图材料省心。
另一头车友群探讨,有人吹嘘亚麻以后会不会连悬挂都用上,群里有老修理师直拍桌子:别闹,真的哪天有小厂敢全亚麻悬挂,咱先把驾照撕了。确实,这材料的拉伸强度一听说有1500Mpa样子,已经比不少铝合金还高,但耐冲击和长期受力就说不好的事,现在用的地方也还就是壳和内饰板。
要说冷门细节,前两天我蹭别人的M4拍照,顶灯边上那装饰条,电工说也是亚麻压的。这种小东西以前就是ABS干,谁料现在轮到农田里头的亚麻能登堂入室。还有一事外头少有人知,原来亚麻纤维掺杂在树脂里,多数工厂还会往里加点天然蜡,说是防潮和提升表面耐看度,不过咱按一按表面总觉得和传统材料硬是有点不一样。
说回小区楼下老冯那台宝马,早几年还吹牛车壳硬、金属外壳有面,这两天跑去琢磨亚麻复合后来劲。也难怪,他小孙子捡了块亚麻纤维头盔残片,拿回家夹在作业本里,招呼同学说这才叫未来材料。至于咱们这帮老车主下一台会不会投奔亚麻纤维那挂新潮车,暂时还不知道。倒是周末群友聚会,有人顺带带了块亚麻样品,给大家端茶倒水时差点掉锅里,大家还调侃:回头拿来当垫锅板也不错。
夜里回家,车库昏灯下,老E和新M静静停着。锈迹斑斑的老式金属板和新材料纹理交叠成一幅稀奇画面。谁晓得,几年后是不是楼下老冯喊“车壳又进化了”时,真能吹出点新花样?
全部评论 (0)